以前修二手ct时,设备上存原始数据和原始程序用的还是八寸软盘,全国也没几个电子市场有货,后来在北京中关村找到几箱库底存货,第一次买很便宜,再去买就开始涨价,卖货的很精明,他知道你非得在他这里买不可。
win98好像就是软盘装的
有需求就有销售,我们加工厂的几台大型数控设备(05年之前买的,每台价值好几百万)现在还性能良好,编程的载体使用是就是软盘,因为设备没有USB借口所以必须使用软盘。这几台机器价值3000多万。不能因为为了用优盘就把机器废了吧,所以后勤的个把月就要买一次软盘。
这台逻辑分析仪就是用的软盘,这台购买的时候是10万多一台
其实,真正原因在于软件保护,这样的系统通常都会有一个加密盘激活系统,生产软盘数据的时候由于物理差异,每个磁道在格式化环节总会在首尾扇区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只需要格式化特殊的超大扇区就能读取这些间隙数据作为指纹识别信息,磁盘数据可以复制,但物理介质信息很难伪造,除非hack主程序识别模块,对于一些行业软件,为了知识产权保护采用加密软盘也是无奈之举
一看你就没接触过高科技,一般大型分析仪器,大型设备录取程序都需要软盘,因为软盘不容易中病毒
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比如大机绣花和小机针织,由于机器比较庞大动辄几百万,所以当然还是选择跟机器匹配的软盘使用。
3.5寸的软盘容量只有1.44MB,这么小的容量(1024MB = 1GB)一般肯定是用不上了,不过在工业上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谢邀!
因为使用 3.5 软盘的机器还没有被淘汰,没被淘汰是因为还在使用,还在使用就说明没有更新换代的必要。我找了个机械制造的视频来说明,比如现在毛巾都是机织的了,所以事先都通过电脑去设计图案。我以前学数控机床时也是如此,最开始需要自己计算车刀走多少,在老式车床上摇手柄计距离,很考验手感...后来引入「数字控制」就能电脑上跑一遍操作,再指令给机器自己走刀了,丝毫不差。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还在用古旧电脑?因为这电脑就是用来控制机器跑操作的...单一用途,10 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啊,又没坏我考虑花销,当然不换啊!看下图就是工人手里拿的 3.5 软盘了,因为这么些年还保持同样的制造规模,就没有更新换代的必要了,而 Windows98 也还没有彻底下岗...这种软盘另一个还在用的场景就很诡异了...是各大高校的科研实验室。我一个朋友读研的时候有门实验课就一直用软盘存取图片,然后每次观察的截图都得用软盘存取,一次只能存取 2 张…只是因为那台机器很贵,实验室就一直没舍得换。我是 Cast,学机械设计的好奇各种东西都咋做的?我来带你看个究竟!校对:江小丧、王叉叉文中 Gif 截取自: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频道的 THE MAKING 视频(188)《タオルができるまで》
我是 Cast,学机械设计的好奇各种东西都咋做的?我来带你看个究竟!校对:江小丧、王叉叉文中 Gif 截取自: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频道的 THE MAKING 视频(188)《タオルができるまで》
以前修二手ct时,设备上存原始数据和原始程序用的还是八寸软盘,全国也没几个电子市场有货,后来在北京中关村找到几箱库底存货,第一次买很便宜,再去买就开始涨价,卖货的很精明,他知道你非得在他这里买不可。
win98好像就是软盘装的
有需求就有销售,我们加工厂的几台大型数控设备(05年之前买的,每台价值好几百万)现在还性能良好,编程的载体使用是就是软盘,因为设备没有USB借口所以必须使用软盘。这几台机器价值3000多万。不能因为为了用优盘就把机器废了吧,所以后勤的个把月就要买一次软盘。
这台逻辑分析仪就是用的软盘,这台购买的时候是10万多一台
其实,真正原因在于软件保护,这样的系统通常都会有一个加密盘激活系统,生产软盘数据的时候由于物理差异,每个磁道在格式化环节总会在首尾扇区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只需要格式化特殊的超大扇区就能读取这些间隙数据作为指纹识别信息,磁盘数据可以复制,但物理介质信息很难伪造,除非hack主程序识别模块,对于一些行业软件,为了知识产权保护采用加密软盘也是无奈之举
一看你就没接触过高科技,一般大型分析仪器,大型设备录取程序都需要软盘,因为软盘不容易中病毒
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比如大机绣花和小机针织,由于机器比较庞大动辄几百万,所以当然还是选择跟机器匹配的软盘使用。
3.5寸的软盘容量只有1.44MB,这么小的容量(1024MB = 1GB)一般肯定是用不上了,不过在工业上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谢邀!
但是很多类似制造业,比如手机行业做贴片的一些老机器,上传打件程式,收抛料资料(类似于你汽车的油耗资料),还是需要用到软盘。
喜欢这个回答的话欢迎点关注,点赞,以后我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有用的回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