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与雷军的五年赌约胜出,是否说明互联网经济开始退潮呢?栏目:电商人物   发布于:2019-04-16 14:40

格力2018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出乎意料地完胜雷军。董明珠表示,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这一结局是否说明互联网经济开始退潮了? 董明珠与雷军的五年赌约胜出,是否说明互联网经济开始退潮呢?
[ 标签:互联网经济 ]

  • 全部评论(0
  • 1楼
    菲8523469 2019-04-16 20:10:17

    当所有人都觉得互联网是退潮的时候,又是夹缝中冒出来时候了,看你有没有找到夹缝,在全民上网的时候,互联网是不会消失的,能消失的是没有找到新的运营模式,发现新夹缝,看怎么打破传统,比如头条就是抓住了自媒体的新夹缝开拓了新模式,当然现在自媒体竞争己经很厉害,问题是如何走在行业前沿来带动。

  • 2楼
    用户50522636607 2019-04-16 19:40:17

    格力集团已经在线下布局相当成熟,体量已然相当庞大,而小米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创造了饥渴营销模式,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其迅速发展也体现了互联网力量的惊人力量。实体经济与线上经济本是相辅相成,小米也正在做大实体店面规模,格力也参与到线上模式(ps格力手机啊,虽然不太理想…),未来也必将是二者共生发展,只是需要一个平衡点,以上。

  • 3楼
    烟波客11546399 2019-04-16 19:10:17

    假如董明珠以一块之差赢了这个赌约,是一种完胜吗?五年前,小米营收300多亿,格力1200多亿,差距是将近四倍。而五年后,小米和格力的营收已经和格力基本持平。董明珠真的醒了吗?依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再有一年到两年,格力将被小米甩在身后。这个赌约的最终目的显而易见是董明珠赢了面子,雷军赢了实质。

  • 4楼
    JXRY98 2019-04-16 18:40:17

    说明不了,反而从小米的迅猛发展看到互联网经济是朝阳产业。董明珠与雷军的企业有可比性,都是家用电器类别,空调产业属于传统行业,应用广泛,而且格力创新能力比较突出,应用范围比小米手机更广泛。然而从两家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势头看都在不断进取,开拓新的领域,涉及产品更多。不能仅仅关注赌约的胜负,更应该看到两家企业可喜的发展壮大,未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无论哪一家企业能够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强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祝愿格力和小米在竞争中壮大,走向世界,为中国制造带来更多的荣誉!

  • 5楼
    大河湾精灵 2019-04-16 18:10:17

    不是。互联网经济减少中间环节,福利厂家及终端用户,方兴未艾。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根基较浅,本身也只是营销平台,要与经年累月积淀起来的制造业实体大户相比还不在一个平台上。另外在国人心目中,制造业永远是本,营销平台是末,这个概念轻意不会改变。(本人原创)






  • 6楼
    镜头iread我读 2019-04-16 17:40:17

    不能说明!个案不能代表真理这个赌约是个案、董明珠是个案、雷军是个案!董明珠不能代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有大批知名企业和无数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挣扎在生死线,所以才有了各级的引导、扶持政策。雷军也覆盖不了了互联网行业!互联网经济中也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无数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正在一个个细分领域快速崛起,更有无数的小梦想、小创意、小工作室在筹划和起步中,他们将是互联网经济的未来,所以才有了无数天使、VC、PE以及创新引导基金对行业和企业的追捧。偶然不能当做规律 赌约有偶然性、董明珠有偶然性、雷军有偶然性,偶然中有必然,必然就在于个案的特殊性。营收上格力占优,市场上是小米胜出,也就是从不同角度,胜出的概念和意义完全不同层级上格力是大型国企背景,制造业巨头,算制造业中的第一梯队,小米是民企,互联网新贵,但在互联网企业中算第二梯队。不同量级的较量啊沉淀上格力年头不短了,小米才刚刚起步,算大人和小孩子的较量。经济的未来和活力,在于共同、协调、多样性所谓赌约是大佬之间的游戏,有意气的成分。但是,没有格力的经济和没有小米的世界,都不会有现在好玩,至少是少了赌约的娱乐和游戏嘛。不过,所谓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说法本身就是理想化的。格力的2000多亿销售有多少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互联网手段实现的,如果仔细区分的话,比例肯定不少,至少我个人是通过网络下单买的。小米的销售当然也不低,但是小米的产品肯定是通过实体经济生产的,而不是通过互联网凭空产生的。从这个角度上,格力不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而小米肯定也不是互联网经济了,纯碎其实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就像电子商务刚出现的时候,无论大佬还是媒体都在说电子商务会取代传统商业模式,只是很多年过去了,传统商业模式依然坚挺。发展并完全是替代,而更多是融合、协调的多样性发展,就像饭店里,除了米饭、面条、饺子,又出来了更多的品类,只能说明我们的生活好了,而不是要替代那些原来的品类。

  • 7楼
    财经作家邱恒明 2019-04-16 17:10:17

    小米是中国新经济公司的代表,由它而起,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移动互联网,我们终于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了,小米骄傲了几年,中国商业就骄傲了几年,好像真的我们就可以弯道超车,好像马上就能超过美国了。小米上市,把这样的幻想打破了,估值不到500亿美元上市,这和两三年前消息最后一轮估值相当,意味着那个阶段进入的资本,两年多一分钱没赚。如今小米不仅跌破了发行价,且跌了好多好多,雷军的梦想,要让上市后第一批买小米股票的人赚钱翻番的豪言壮志彻底黄黄。雷军,成为了雷大炮。雷军的小米,到底是一制造公司,还是一互联网公司,成为了新的疑惑,如果仅仅是一家手机设计销售类公司,没有了互联网的基因,没有社群的魅力,那它离格力会越来越远。其实,国家之间真正经济实力的较量,根本就没有放在移动互联网上,它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的争夺早已展开,不管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的先进制造各种政策,还是中国的2025,都在小米公司起步阶段陆续布局。线上虚拟经济可以活跃气氛,可以增添各种玩法,但拿得出手的,还要靠大部头。上天下海的东西,高铁动车,格力也将将能排上消费品制造里。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是移动互联网经济有多大的试金石,虽然格力也遇到了种种挑战,小米还是败下阵来。米粉们也没有多少激情,没有那么打抱不平了,因为他们也没有什么闲情关注这样无聊的赌约了,现在形势太严峻了,我们都回归到关注自己的饭碗这一更重要的话题中。2019,保住自己的饭碗是急中之急,那个傻子与傻子都游戏,谁再去掺和呀。

  • 8楼
    波士财经 2019-04-16 16:40:17

    即使是这个结局,也不代表互联网经济开始退潮。相反的,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在更加紧密地融合。首先,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公司。从这40年的发展看,即便是非常传统的产业,也涌现出了许多佼佼者。格力与小米,分属于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这个不假。它们也各自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从今年的营收表现与市场值表现看,两者各有胜场,董明珠在营收方面胜出,雷军在资本捧场方面胜出。所以董明珠说“两者不具备可比性”,是相当中肯的。其次,“互联网经济的退潮”的观点,是对发展趋势的误读。有此观点可能是因为,近期互联网经济领域出现一些行业的停顿点。比如共享经济,比如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的初期发展并不规范,为利涌来甚而是暴发式增长,之所以引来行业监管,是因为一个行业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核心还是要“依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不够完善的发展,对消费者也是不负责任的,比如频频暴雷的P2P行业。正因为此,许多新兴产业需要更多的规范与完善,如此这样,产业才会更新发展,而不是步入迟暮。目前,得益于大数据的发展,全球的商业模式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创新,正使得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互联网经济都迸发出超越我们想象的巨大活力。第三,实体经济离不开互联网生态。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小米本身也是做硬件为主的,格力是做制造业,但同样在布局互联网生态。未来,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一方面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大提升,另一方面每一个行业都会形成自己的互联网生态。智能化时代,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另一个期待。再举一个苹果的例子,它的手机、电脑等产品都不错,但它更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是它的操作系统。所以实体跟互联网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而不是彼此割裂,而不是高下之分。

  • 9楼
    丰禾刀投资 2019-04-16 16:10:17

    不能说明互联网经济退潮了。第一,还没到年底,谁胜谁负还难料,董小姐急着说赢了,真的是怕面子过不去了。第二,哪怕格力真的胜出,但小米的增速快于格力。2013年,小米的营业额是300亿,格力的营业额是1200亿,格力是小米的4倍;5年后的今天,格力说自己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小米三季度的营收1300亿,到年底不知道有多少,哪怕达不到2000亿,估计也是很接近的。5年来,小米公司的增长速度远超过格力,那么这能说是互联网经济退潮吗?第三,小米不能纯粹说是互联网公司。小米主要的业务还是做硬件的,互联网生态是它的战略,但是目前看,还远达不到主营业务的阶段。(小米的战略可以参考我早前发布的视频《一张图看懂小米的战略布局》)事实上,我认为借助AI,大数据等手段,互联网经济正在向纵深发展,从移动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向物联网方向继续深入。我是丰禾刀,正在写投资入门课程,已经写了15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 10楼
    李桂江自媒体 2019-04-16 15:40:17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一开始就没有比赛争议的意义的,先看看之前写过的文章:在五年前的一个领奖大会上,那一幕还好像就在昨天:



    五年前,董明珠和雷军打了一个赌约,一直让业界牵挂至今,当时报道是这样的:假如小米营业额超过格力,那么董明珠给雷军10亿元,反之,则雷军给董明珠10亿元,为期五年,到此已经进入了约期倒计时了,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这10亿谁能得到呢?或者,雷军有更多的胜算,因为今年小米已经完成了1亿部手机的销量了,董大姐知道了吗?


    就在昨天的10月25日,小米在故宫博物院发布今年旗舰机型小米MIX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现场称,小米手机出货量刚刚破亿部,提前完成今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


    这意味着,小米成为继华为、OPPO之后,第三个进入“亿部级俱乐部”的国产手机品牌。去年10月份,雷军在小米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上提出,2018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目标为1亿部。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出货量为9240万台,排名第五,位列三星、苹果、华为、OPPO之后。


    而格力电器10月8日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也是足够亮眼,前9个月营收已经超越2017年全年,2000亿元的营收目标胜利在望,公告显示,格力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有望突破1500亿元,并继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到目前,小米还没公布三季报,而在小米公布半年报里我们可以看到:小米集团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达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达75.4%。据目前相关的数据对比来看,小米已经快速地缩短与格力的距离,而2018年也只有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小米能不能借助新机,借助年低双十一等购物旺季的到来,而把销量再提升,去超越格力的呢? 我们只有慢慢地等待着。


    至此,这赌约不管是谁赢了,我觉得都是双方共赢的局面,尽管小米和格力电器在商业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都是创造了不少光辉的销量和影响。而就此来判断互联网的热潮已退的论断是不充分的,因为格力虽然说是实体经济企业,但在这个时代,他能脱离互联网吗?他的2000亿的销量里,敢说没有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的吗?而小米的销量在与云年同比还是增长了不少,虽然没有比格力先达到2000亿,但要想想,小米才几年,而格力又是多少年了,所以这种对赌本身就没有意义,而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对自身的销量还是有所影响的,而做为消费者给你们点赞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两家企业都可以说是中国的优秀企业,你可以不喜欢,但确实存在的。
    我的100字介绍:李桂江,来自广东深圳,自媒体大V,拥有电商粉丝50万+,5个微信个人号,好友2万+,创电会创始人,微博引流专家,微博十大影响力电商自媒体,克劳锐全网最具价值电商自媒体TOP10,高校特聘讲师,多家企业新媒体运营顾问等,目前在打造社交电商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