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优质资源,可以说在中国所有民营企业里面“富可敌国”,所以说“有钱任性”,通过“投投投”来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横向资源开发利用。众所周知,中国对金融业务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就在今年7月1日,包括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接口均归口中国银联。这说明,蚂蚁金服在金融服务中,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换句话说,蚂蚁金服如果单骑走天下的话,不足以利用政策调整的资源再配置,有可能发生“雪崩效应”,这样一来,为了确保资源配置效率,倒不如走版图投资策略,既可以强化蚂蚁金服的实力,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分散利用、多元化配置。而雪球作为专业投资人、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和散户的聚集地,定然有不少金矿可以进行挖掘,是值得进行押注投资的优势资源。大家也知道,雪球经过了近8年的发展与积累,不仅仅拥有了千万级的精准用户,还在政策层面得到了某些许可。这是蚂蚁金服比较欠缺的资源。俗话说“得用户者得天下”,“得政策者得势”。雪球不外乎得到了这两方面的优势。大家想想,腾讯和百度这样的“不差钱”的主也是盯着的,蚂蚁金服“先下手为强”,投资一亿元,将雪球纳入囊中,且不是一次战略之举吗?所以说,雪球之于蚂蚁金服不仅仅时眼下金融市场的变化所趋,更是蚂蚁金服的传略之变,甚是日后“割韭菜”的好工具!
从我的角度来看,雪球其实非常符合大阿里战略的规划路径,用马云马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从IT时代进入了DT时代,而这个DT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明白了这一点,蚂蚁金服投资雪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雪球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说,我首先把雪球定位为金融财经领域的“半个今日头条+知乎”!为什么是半个今日头条?这是因为雪球是金融财经领域的一款信息流产品,并且同样兼具信息流的主要特点,功能上有评论、分享、转发、举报等等,但是本质上雪球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推荐,所以雪球是半个今日头条。但是本质上雪球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推荐特点,所以之后也许会发展成一个全量化的金融财经类今日头条。为什么是雪球是金融财经领域的知乎?毫无疑问雪球的问答频道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垂直问答或者说垂直社区产品,但是财经领域又是一个极其专业的垂直领域,加上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良好媒体背景,传统媒体大V话语权更重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并且对于大V的认证要比知乎做得更好,毕竟知乎是一个大众化问答社区。
作为2011年成立的雪球,至今已经有7年的光景了,据统计目前雪球拥有千万级的用户规模,肯定很多人会说相对那些动辄上亿用户量的企业,比如后起之秀,拼多多去年还是2亿人都在用的app,今年直接变成了3亿,对比之下雪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耀眼,当然雪球只是一个投资者社区,是属于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社区,对于雪球的价值当然不能这么去看,对此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也说过,市场真正活跃的投资者数量只有5000万,而雪球已经占了一般市场份额,未来还会覆盖更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雪球在投资者领域的用户精准度占比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作为一个提供内容的专业投资平台,雪球一直致力于给客户提高非常专业的内容,通过用户的打赏方式也能够令内容生产者提供变现,里面的确有非常多的投资干货,很多专业的金融机构和知名自媒体也都有在此入驻,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的数据方面做的都是非常到位的,而且对于客户的粘性杜除了提供专业的内容以外,还通过提供开户、雪球基金产品等形式来增加粘性,另外页面中很少有广告,这也是深受很多投资者喜爱的一个原因吧。蚂蚁金服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独角兽,通过布局雪球,可以做到两者优势互补,蚂蚁金服虽然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但以小白用户居多,而雪球专业内容不错,但客户群体有限,这样通过布局雪球,使得雪球以后获得较大的流量入口,将其专业内容发挥到更大的期限,对于蚂蚁金服而言,也能进一步的增加用户的粘性,对于蚂蚁金服来说,也能进一步的实现在即在金融领域的闭环。当然依靠蚂蚁金服这一颗大树,雪球的未来也更加可期,毕竟此前雪球的老板方三文在中欧商业评论采访时说过:
“我更喜欢自己作为雪球用户的身份,包括在上面发帖子、管理基金,这个身份我很能驾驭。至于管理公司身份,好处是我有个创始人的头衔,困扰是每天要面对很琐碎的具体业务。”这或许也一直是雪球没有爆发的一个因素所在吧,借助金服的强大嫁接能力,或许雪球的明天更加可期。
雪球此前融资情况:2011年8月,雪球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元A轮融资 ;2013年8月,获得红杉和晨兴资本1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2014年9月,雪球完成C轮融资,由人人集团领投,晨兴资本跟投,总融资额4000万美元 。
投资雪球对蚂蚁金服来说价值不小,最大的价值就是数据。大家认为蚂蚁金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品牌?是马云?还是蚂蚁金服下的产品?其实都不是,蚂蚁金服最核心的财富是用户数据,这里面包括用户数量,用户的个人数据等。蚂蚁金服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建立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有了用户数据蚂蚁金服就可以“无所不能“。有了用户数据,蚂蚁金服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包括你的信用情况,你的个人资产,你的负债,你的收入水平,你的消费能力,你的投资偏爱等等,有了这些数据,用户在蚂蚁金服面前就相当于“裸奔”,透过用户的数据蚂蚁金服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产品,并且可以精准的找到潜在的用户群体,然后轻松的把产品推给用户。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蚂蚁金服投资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尽管有的投资是亏损,但仍然不能停止蚂蚁金服投资的步伐。下面是最近几年蚂蚁金服的对外投资情况
一个估值1400亿美金的企业,拿出一亿投资,并不是大事。但对于个估值4-5亿的企业,获得1亿美金的融资可是大事。考虑到雪球前面的融资经历,和阿里投资策略,应该是超过30%股权的,也就是有绝对的发言权。为什么要投呢?支付宝和微信,已被收编,后面和银行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小。这么高的估值,如果一直靠支付,后面风险太大,而找更多机会是必须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雪球此番获得融资后,估值约在4-5亿美元间。作为一个投资者的社交平台,雪球主要是给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新闻订阅和互动交流服务,产品领域主要有域名为雪球的网站及智能终端应用。去年11月曾有媒体报道,雪球拥有2000万用户,多数为投资者,每日生产30多万条UGC内容。
一直以来蚂蚁金服真的不差钱,毕竟2015年A轮融资就达到120亿元。而且在今年6月上旬,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总金额为140亿美元。现在的蚂蚁金服估值已经近1600亿美元,这在全球独角兽企业中也是傲视群雄。可以说,蚂蚁金服完全能够理直气壮地表示,“不好意思,有钱真的能够为所欲为。”因此我们看到,蚂蚁金服除了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深耕之外,还频频出手去进行投资。而蚂蚁金服的投资对象,往往是新兴行业中比较拔尖的企业。如,共享单车领域的哈罗单车、专注智能无人货柜的猩便利等。而此次蚂蚁金服投资的雪球,虽然已经成立数年时间,但仍然展现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也算是“另类”的新企业。
价值兄认为,雪球作为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财经社区,经历8年时间,成为投资人、金融、证券专业人士和互联网人群聚集的地区,拥有超过千万级专业用户,是非常优秀的社交媒体平台。蚂蚁金服作为国际上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投资一家精准的财经社区+投资者交易服务平台,既有资金回报又是媒体属性,对于蚂蚁金服来说是非常值得的。具体理由如下:
蚂蚁金服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优质资源,可以说在中国所有民营企业里面“富可敌国”,所以说“有钱任性”,通过“投投投”来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横向资源开发利用。众所周知,中国对金融业务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就在今年7月1日,包括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接口均归口中国银联。这说明,蚂蚁金服在金融服务中,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换句话说,蚂蚁金服如果单骑走天下的话,不足以利用政策调整的资源再配置,有可能发生“雪崩效应”,这样一来,为了确保资源配置效率,倒不如走版图投资策略,既可以强化蚂蚁金服的实力,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分散利用、多元化配置。而雪球作为专业投资人、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和散户的聚集地,定然有不少金矿可以进行挖掘,是值得进行押注投资的优势资源。大家也知道,雪球经过了近8年的发展与积累,不仅仅拥有了千万级的精准用户,还在政策层面得到了某些许可。这是蚂蚁金服比较欠缺的资源。俗话说“得用户者得天下”,“得政策者得势”。雪球不外乎得到了这两方面的优势。大家想想,腾讯和百度这样的“不差钱”的主也是盯着的,蚂蚁金服“先下手为强”,投资一亿元,将雪球纳入囊中,且不是一次战略之举吗?所以说,雪球之于蚂蚁金服不仅仅时眼下金融市场的变化所趋,更是蚂蚁金服的传略之变,甚是日后“割韭菜”的好工具!
从我的角度来看,雪球其实非常符合大阿里战略的规划路径,用马云马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从IT时代进入了DT时代,而这个DT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明白了这一点,蚂蚁金服投资雪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雪球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说,我首先把雪球定位为金融财经领域的“半个今日头条+知乎”!为什么是半个今日头条?这是因为雪球是金融财经领域的一款信息流产品,并且同样兼具信息流的主要特点,功能上有评论、分享、转发、举报等等,但是本质上雪球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推荐,所以雪球是半个今日头条。但是本质上雪球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推荐特点,所以之后也许会发展成一个全量化的金融财经类今日头条。为什么是雪球是金融财经领域的知乎?毫无疑问雪球的问答频道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垂直问答或者说垂直社区产品,但是财经领域又是一个极其专业的垂直领域,加上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良好媒体背景,传统媒体大V话语权更重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并且对于大V的认证要比知乎做得更好,毕竟知乎是一个大众化问答社区。
作为2011年成立的雪球,至今已经有7年的光景了,据统计目前雪球拥有千万级的用户规模,肯定很多人会说相对那些动辄上亿用户量的企业,比如后起之秀,拼多多去年还是2亿人都在用的app,今年直接变成了3亿,对比之下雪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耀眼,当然雪球只是一个投资者社区,是属于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社区,对于雪球的价值当然不能这么去看,对此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也说过,市场真正活跃的投资者数量只有5000万,而雪球已经占了一般市场份额,未来还会覆盖更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雪球在投资者领域的用户精准度占比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作为一个提供内容的专业投资平台,雪球一直致力于给客户提高非常专业的内容,通过用户的打赏方式也能够令内容生产者提供变现,里面的确有非常多的投资干货,很多专业的金融机构和知名自媒体也都有在此入驻,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的数据方面做的都是非常到位的,而且对于客户的粘性杜除了提供专业的内容以外,还通过提供开户、雪球基金产品等形式来增加粘性,另外页面中很少有广告,这也是深受很多投资者喜爱的一个原因吧。蚂蚁金服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独角兽,通过布局雪球,可以做到两者优势互补,蚂蚁金服虽然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但以小白用户居多,而雪球专业内容不错,但客户群体有限,这样通过布局雪球,使得雪球以后获得较大的流量入口,将其专业内容发挥到更大的期限,对于蚂蚁金服而言,也能进一步的增加用户的粘性,对于蚂蚁金服来说,也能进一步的实现在即在金融领域的闭环。当然依靠蚂蚁金服这一颗大树,雪球的未来也更加可期,毕竟此前雪球的老板方三文在中欧商业评论采访时说过:
雪球此前融资情况:2011年8月,雪球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元A轮融资 ;2013年8月,获得红杉和晨兴资本1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2014年9月,雪球完成C轮融资,由人人集团领投,晨兴资本跟投,总融资额4000万美元 。
投资雪球对蚂蚁金服来说价值不小,最大的价值就是数据。大家认为蚂蚁金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品牌?是马云?还是蚂蚁金服下的产品?其实都不是,蚂蚁金服最核心的财富是用户数据,这里面包括用户数量,用户的个人数据等。蚂蚁金服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建立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有了用户数据蚂蚁金服就可以“无所不能“。有了用户数据,蚂蚁金服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包括你的信用情况,你的个人资产,你的负债,你的收入水平,你的消费能力,你的投资偏爱等等,有了这些数据,用户在蚂蚁金服面前就相当于“裸奔”,透过用户的数据蚂蚁金服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产品,并且可以精准的找到潜在的用户群体,然后轻松的把产品推给用户。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蚂蚁金服投资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尽管有的投资是亏损,但仍然不能停止蚂蚁金服投资的步伐。下面是最近几年蚂蚁金服的对外投资情况
一个估值1400亿美金的企业,拿出一亿投资,并不是大事。但对于个估值4-5亿的企业,获得1亿美金的融资可是大事。考虑到雪球前面的融资经历,和阿里投资策略,应该是超过30%股权的,也就是有绝对的发言权。为什么要投呢?支付宝和微信,已被收编,后面和银行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小。这么高的估值,如果一直靠支付,后面风险太大,而找更多机会是必须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雪球此番获得融资后,估值约在4-5亿美元间。作为一个投资者的社交平台,雪球主要是给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新闻订阅和互动交流服务,产品领域主要有域名为雪球的网站及智能终端应用。去年11月曾有媒体报道,雪球拥有2000万用户,多数为投资者,每日生产30多万条UGC内容。
一直以来蚂蚁金服真的不差钱,毕竟2015年A轮融资就达到120亿元。而且在今年6月上旬,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总金额为140亿美元。现在的蚂蚁金服估值已经近1600亿美元,这在全球独角兽企业中也是傲视群雄。可以说,蚂蚁金服完全能够理直气壮地表示,“不好意思,有钱真的能够为所欲为。”因此我们看到,蚂蚁金服除了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深耕之外,还频频出手去进行投资。而蚂蚁金服的投资对象,往往是新兴行业中比较拔尖的企业。如,共享单车领域的哈罗单车、专注智能无人货柜的猩便利等。而此次蚂蚁金服投资的雪球,虽然已经成立数年时间,但仍然展现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也算是“另类”的新企业。
价值兄认为,雪球作为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财经社区,经历8年时间,成为投资人、金融、证券专业人士和互联网人群聚集的地区,拥有超过千万级专业用户,是非常优秀的社交媒体平台。蚂蚁金服作为国际上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投资一家精准的财经社区+投资者交易服务平台,既有资金回报又是媒体属性,对于蚂蚁金服来说是非常值得的。具体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