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表面上勤勤恳恳,
背地里却偷偷摸鱼。
针对这种现象,
有人采取了行动。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天猫国际在站内的一个特殊购物会场,为摸鱼而生。
对网站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键换肤的功能。可以把购物模式切换为办公软件皮肤,比如邮箱皮肤页面、钉钉聊天界面……
看起来在写代码,其实他在购物;
看起来在做表格,其实他还是在购物;
看起来在看邮箱,他仍然是在购物。
总之一句话,披着工作的外衣,干着买买买的“勾当”。
在这个周六还要上班的日子,天猫国际这波摸鱼操作,来得刚刚好。获得上班族积极的响应,在社交圈引起不小的波动。
原来,摸鱼看起来是皮一下,其实在深处有很多巧思。
1、洞察
推动一个广告火起来的,往往是洞察力。
而这次摸鱼事件,在大众情绪这块,拿捏的死死的。
「不想上班,只想摸鱼。」
这是千万人的内心写照。特别是在长假后,更明显高涨。
基于这样的核心洞察,天猫国际顺应消费者心理,顺势而为,将摸鱼进行到底。
把不想上班的强烈情绪,转化为巨大的动力。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摸鱼活动能红红火火了。
2、造势
一个人摸鱼,是一种怠慢。一群人摸鱼,那就是一种狂欢。
所以,为了让情绪更大化,天猫国际放出了大招。在造势方面,多管齐下,且有条不紊。
首先,在预热阶段——
官博在线发牢骚,释放情绪源。不想上班想摸鱼,但老板的位置很虐心,啊啊啊怎么办。
这引得无数人的共鸣,连蓝V们也纷纷转发表示发愁。
接着,天猫国际还撩拨其他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考拉。
不想上班这种事,最怕传染了。然后,阿里动物园集体摸鱼去了。
这一系列互动,制造引出了#一起上班摸鱼#的话题。
另外,在外围传播上,更是两开花。
一方面,通过KOL扩散话题,加高热度;另一方面,天猫国际还造出摸鱼新词,让传播更有穿透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其次,在蓄力阶段——
天猫国际开小课堂啦,教大家如何上班摸鱼。原来,摸鱼就在身边。
在站外,发布3支视频,以偷拍的视角,带大家开开眼界。看看办公室白领,是如何利用进口商品摸鱼的。
00:34
比如,你可以买一个摄像机。了解老板的动态,借助科技自信的力量,光明正大地摸鱼。
另外推出3张海报,以身作则,美工带头摸鱼。
秉着能简则简的设计原则,一改以往的精致调性,给我们展现了一把五毛特效。
去他汪的工作
来摸鱼
我先眯会
开会叫我
别忙活啦
来一颗
在站内,依据不同职业定制了摸鱼界面,埋下了很多段子梗。
比如,买个咖啡机,每天给财务倒杯卡布奇诺。市场人看了大概会流泪吧,等批预算的痛隐隐发作哈哈哈。
相信这套组合拳下来,情绪已经烘托得炽热的状态了。话题的势能达到高峰,一点燃,就能炸开。
3、造节
任何一个品牌活动,都不是为了皮一下。
要理解某个活动,最好放在品牌的时间轴上去。
这样会发现,这次摸鱼事件,是基于天猫国际全球开眼日下产生的。
从初级摸鱼神器(眼影、摄像头),再到终极神器(换肤功能),这一切都指向了全球开眼日这个IP。
在这里,摸鱼事件承载了两个作用——
一个是窗口,以探头的方式让消费者去了解。
什么是全球开眼日?它是从热点、时需等场景出发,每月一次,用全球视角解决某一群中国消费者的一个刚需痛点。
一个是入口,用创新的方式给消费者卖进口货。
在特定的主题下,把产品融入到消费场景中,让消费者哈哈哈心动。
比如,眼影盘。没有强调眼影质感多么高级,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演绎,化身成摸鱼神器。
00:30
“超仿真眼妆,开会睡得香。”
这么去看,全球开眼日与传统电商卖货式的营销IP不一样。
一方面,打造出不一样的卖货方式,从痛点和场景出发,解决消费者的购买刚需。
另一方面,用有趣幽默的调性,建立起天猫国际的新形象。不止于正经,更是有趣的海淘专家。
可以预见,接下来可能有更多像「摸鱼」这样的造节活动,让全球开眼日这个IP深入消费者的心智。
▼
最后,这次摸鱼活动,公司领导们看了可能不开心?
不不不,天猫国际在站内外传播物料,还做了正确的引导和批注。
摸鱼虽好,不能贪玩。
收个回马枪,回到“认真工作,快乐生活”这个落脚点,传达出稳稳的品牌价值观。
整体下来,这次摸鱼事件形式有趣,内涵深远,希望以后多些这样的活动。
同时也提醒着,品牌们可以把视线放在拖延症、吐槽、摸鱼等这些日常事上,它们可都是生产力啊。
来源 :黑小指 休克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