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我是认真的——专访 90 后技术出身的轻流 CEO 薄智元   文/鱼摆摆   11-29 10:37

来源:IT桔子(itjuzi521) 作者:吴梅梅

「曾在阿里巴巴与 SAP 实习,现在是一位 90 后创业者。」轻流 CEO 薄智元集 90 后与大学生创业两大标签于一身,他说「创业,只是一种选择」。创业的故事有千万种,比如这种呢?

90 后创业的「理性」与「高校情结」

如果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标识,那么,创业者身上往往会更容易打上很深的时代烙印;60 后做手机成了,70 后崛起于 PC 互联网时代,80 后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而 90 后呢?无论是之前媒体对马佳佳等 90 后创业失败的渲染,还是固有的认知偏见,「90 后创业」代表是年轻稚嫩、不成熟。

而薄智元相信未来 5 年后,90 后一定会成为商业创新世界的主角,他自称「理性的情怀主义者」。

理性源于他对自我和创业的认知清晰,在校创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他认为创业和年龄没关系,如果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也应该是与「心理年龄」相关,「曾经一次在财经节目上被主持人打上『90 后的年龄,60 后的内心』这个标签」,他苦笑道。

除了 90 后,轻流 CEO 薄智元还是一个在校创业者。他本硕连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虽然象牙塔离商业世界还很遥远,但在校期间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以及在阿里和 SAP 的实习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业想法;而就读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他又具备天然优势,能够长期浸淫互联网新科技,同时能够将想法转变为一行行代码实现它。

他发现中小型规模的团队工作流程不明晰,效率不高;2015 年研究生在读期间,薄智元成立上海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可以从公司名称看出公司愿景的轮廓,易在古文中有「改变」的意思,而「改变高校的工作管理方式,使其更容易」可以归结为其创业初心。

当然,作为尚未毕业的在校生,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职场人脉,薄智元的资源、人脉更多集中于高校,他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高校场景切入无疑是稳妥且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并非盲目。

同时,公司的创始团队,也是一群来自上海交大的同学,不管是出于母校情谊,还是创业初心,整个「轻流」团队及产品的雏形源于「高校情结」。

最终薄智元带领团队从高校孵化项目中走出来,成为了被市场认可的商业化产品,这离不开他的理性认知以及不断试错、补课:创业需要的首先是对人和事物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有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洞察事物的本质;其次是需要实践,而不止于想法,光发现商机而没有真正,不能称之为创业;最后还需要不断修正,通过获取想多的信息,来验证判断的逻辑对不对,主动去修正调整方向。

第一个创业项目被阿里收购,从 2C 走向 2B

虽然是 90 后,但实际上在开始轻流之前,薄智元已经有过 2 次短暂的实习经历和一次创业经历。

2013 年薄智元做了一个独立音乐网红经纪平台,但很快他就意识到音乐行业需要资源、资金,不适合大学生创业,于是他将音乐版权出让给其他公司,此后该公司被阿里收购;他还参与了阿里的全球实习生计划,当时陆兆禧、彭蕾、戴珊任任导师,宣传阿里的企业文化等。

在阿里实习过后,他决定转换赛道,从 ToC 转向 ToB 领域,2014 年薄智元进入 SAP 在上海的全球本地化部门实习,SAP 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的老牌企业应用软件厂商,其开发的管理软件和财务软件在全球市占率领先,目前市值 1616 亿美元。

在 SAP 的实习经历让他有几点感悟:第一,SAP 本地化定价太高,一年 50 万元服务费起步,等于把营收的 3% 投入到管理系统中,对国内中小企业不友好;第二,SAP 做云服务是战略防御型策略,云不是重心业务,而且传统软件公司重实施与交付,市场渠道推广依赖商务开拓能力强的代理商(追求盈利和收费高的项目),不会断臂求生推低毛利的新产品;第三,SAP 工作节奏太慢,很难创新,所以他觉得中国企业服务的机会来了。

不仅仅是从 2C 转向 2B 赛道,作为初创公司,变化永远在发生,薄智元带领团队在 2B 领域探索,也在不断地调整着业务方向;IT 桔子通过采访梳理了轻流一些重要的转折点,包括:

第一,公司名称上,修改产品名字;公司最初的产品名称「申请通」,极具传统 PC 软件名称的特点,透露着古板沉重;而修改之后的「轻流」,听起来是一款很互联网风的 SaaS 产品,随意洒脱。

第二,商业模式上,从免费走向付费;公司产品 2017 年 7 月上线,到 2018 年 3 月开始推出付费版,商业化是每个创业公司的必经之路,哪怕最初会面临不理解,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服务客户上,从高校扩大到泛组织;他坦言,客户画像一直在变,最初定位为高校群体,后来变成中小企业,现在服务主体覆盖到企业、高校和政府组织,且泛组织的概念并不只是针对整个公司,大公司可以拆分成小单元,只要业务角度独立即可使用。

第四,目标人群上,从 IT 人员转向业务人员;轻流虽然不需要技术人员参与代码开发及维护,但进入企业免不了需要跟 IT 部门打交道,最后发现走 IT 预算往往效率很低,直接接触业务部门服务业务人员效果好得多。

第五,应用场景上,从管理支持的审批流转向售后管理等业务流;最初薄智元考虑的是切入出差报销这类刚需高频通用场景,但很快发现行不通,因为可替代品太多,传统 OA、专业的财务 SaaS 产品都可以满足报销需求;选择从管理角度切入业务流程是一条可行之路。不同于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有很大的弹性,每个企业的需求大不相同,而轻流采用自由组合「搭积木」的方式灵活,高可用,适应性强。

第六,使用设备上,从电脑转向多终端;最初上线的版本是 PC 网站,主要满足大部分工作场景;而现在拥有微信端、企业微信、钉钉多版本,手机/电脑同步访问操作,满足移动化办公需求。

对四年来说这些事件是重要的,但如果将周期拉到更长的 10 年甚至 20 年,那么除了商业化以外,其他可能都不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而是创业的常态:永远变化,永远在路上

专注为泛组织业务人员解决流程管理问题

轻流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官方的定义是:轻流,为企业提供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的咨询服务及自定义搭建工具,通过自定义信息收集表单、业务流程规则、企业组织架构权限、数据展示形式等,能够像搭积木一样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实现「无代码定制」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据 IT 桔子了解,轻流获得 2019 中国青年创业领袖峰会暨青创大赛总决赛的二等奖。

如果让我用三个关键字来描述轻流这款产品,那么就是「泛组织、业务人员、流程管理」,上文中也提到,这是薄智元不断摸索后得出的可行的实施途径和应用场景,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的客户,以及对应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外包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售后管理等。

每个大公司下设很多个具体的业务部门,整个公司的管理系统趋向于满足标准、特定的管理需求,但针对业务管理,具体到每个行业、场景『企业』,差异性很大,大而全的系统灵活性差;而且管理层和 IT 人员都不是最懂业务的那个,要让业务人员参与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搭建,需要无代码、简单易用;这样的系统是去解决业务实际需求,提升效率的。

薄智元告诉 IT 桔子,轻流客户主要分为三个行业:制造业、零售、互联网,包括央企华润燃气、银联商务、江苏建工、Ucloud、VIVO、海尔,美素佳儿等,付费客户的留存率 95%。轻流探索出针对制造业的售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售后管理涉及 ERP、物流、产品等部门,对系统的定制化要求高,流程较复杂,通过无代码平台可以实现业务协同管理和数据智能化,售后处理流程时长平均缩短 50%。

关于如何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薄智元表示,阿里云环境部署有基本的安全运维措施,另外会对客户数据与业务数据分离,黑盒信息不会泄露;而针对政府可以提供安全级别和私密性更高的私有云方案,将数据全部部署到私有云上。

在定价方式上,轻流目前针对公有云的 SaaS 产品定价相对较低,采用按年收费的方式,并根据功能差异提供 2 种付费版本:Pro 版 5699 元/起,Alpha 版 13699 元/年起,系统的搭建时间通常只需要一周。而私有云方案是 300 元/人/年,3 万元/年起步。

薄智元对 IT 桔子表示,轻流在 2018 年底获得近千万元 A 轮融资,目前第四轮投资已经在敲定,他希望投资机构是懂行业趋势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去年 Outsystems 获得 KKR 的 3.6 亿美元投资,让低代码 BPM 业务管理系统概念走火,类似的企业也有不少:

部分低代码企业服务平台列表,专辑共收录 16 家,来源:IT 桔子

薄智元坦言,对 90 后来说,创业最难的是缺乏很多经验,包括管理经验,但谁天生都不是 leader,管理能力可以学习积累,需要恶补,但也是通过压缩时间,快速成长。至于年龄,不一定是劣势,也可能是一个机会,最主要的还是判断人靠不靠谱。最后他相信,只要足够年轻,就可以走弯路,及时调整方向,哪怕风浪再大,船小也好调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baibai3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标签:轻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