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回应6万人砍价失败,称货已送达,今后的砍价规则是否会因此改变?
拼多多回应6万人砍价失败,称他的货已经送达感觉最后的砍价规则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不过大家很可能就会用这种方式来砍价,毕竟拼多多方面也是需要顾客的舆论方面压不下去的话,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信任拼多多,因此拼多多方面还是需要做出改变的。一、今后的砍价规则应该不会改变估计很多人都上了拼多多这个档,以为自己能够砍价成功,但是没有想到找的人全部都白找了。原本以为是我们找的人太少,但是后来发现不管找多少人砍价都是失败的。有一个游戏博主他就直播了砍价得手机的活动,没有想到几万个人同时在线,也没有把这个手机砍了下来。拼多多也回应了砍价失败的问题,说现在货已经送达了,还说那个游戏博主说的事情不符合实际。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其实都很清楚,所以他这样的回应没有什么意义,感觉今后的砍价规则并不会因为这个而发生改变。二、希望拼多多能够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如果说砍价真的特别容易的话,估计他们赔的也比较多,因此就会增大一些难度,大家可以去接受有难度的砍价活动,但是不能有套路吧,小数点是不是也应该说清楚?真的希望拼多多方面能够因此做出改变,否则以后大家都会选择用直播的方式来获得砍价的东西,大家都想去看看这个活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希望拼多多方面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真的特别希望小编能够砍价成功,不需要手机只需要200块钱或者几百块钱,这个钱跟手机相比那不是便宜很多吗,而且也希望链接方面能够更加注意一些,不能说别人在砍价的时候说这个链接还有引诱性的问题,或者是直接打不开,这种其实就是满满的套路,不要那个时候又弄到舆论上去,不利于你们的发展。
会因此做出改变,因为这一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拼多多的名誉问题,而且这件事情让销售者感到很不满意,这件事情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如果他们不做出改变,一定会影响到这个 APP的经济状况。
可能会的,关于砍价方面的规则,一直都存在着问题,拼多多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
以后拼多多应该会有所改变,毕竟拼多多是非常正规的平台,商家的信誉度对于今后发展非常重要。

六万人拼多多帮砍失败!网红电商的欺诈行为何时休?
近日,六万人拼多多爆砍两小时砍到小数点后六位却没能成功砍下一台手机冲上热搜。从邀请提现、转发抽奖,到面对面摇一摇、好友帮砍,拼多多在套路和耍猴的路上越走越远。 虽然广大网友白忙活了一晚上、拼多多客服拒接电话、拼多多官方甚至屏蔽了帮砍链接,但是令人讽刺的是,在事件发酵后,发起帮砍活动的博主居然收到了拼多多一分钱购买手机的资格。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帮砍产品是一部售价为2099元的手机,并不是什么天价产品。但是,六万人参与,却仍然没能砍价成功,说明拼多多官方并没有真的打算赠送手机,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恬不知耻,毫无诚意!永远只差0.1%,实际差了0.099999%,十万人帮砍都未必能够成功。有这样广阔人脉的用户,还会在意这区区两千块钱的蝇头小利吗?拼多多套路背后的逻辑,就是利用了用户贪小便宜的心理。从最初的100元、200元、500元、800元提现,到如今的2000元手机、电视机、扫地机器人、电瓶车,拼多多看似越来越大方,实则吃相越来越难看。百元提现还有成功的案例,然而千元机却需要十万级的用户参与,这种下三滥的引流行为不是赤裸裸的商业欺诈是什么?曾几何时,拼多多用地摊货、山寨高仿低质廉价产品吸引了二三线城市、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中老年人群,并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快速立足脚跟,和阿里、京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在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的目光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之时,拼多多却一次次用无下限的诱导行为来博人眼球获取关注,利用监管和法律的漏洞打擦边球。当年轻的用户纷纷认清现实无情卸载拼多多App之际,便是拼多多寿终正寝退出 历史 舞台之时。

你怎么看待拼多多回应六万人砍价不成功?
现在来看,其实砍成功不成功已经不重要了,pdd已经触犯了众怒,这件事已经彻底地引爆了。遥想当年,pdd的发家史,不难看出,正是靠着你一刀我一刀地获得出圈。俗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pdd会不会因为这一刀而丢掉信誉,落得个一地鸡毛,真的不好说。且行且珍惜,路很长,我们以后看。差1 毛差0.1 分差0.01 分差10 金币差1 金币差0.1 金币差 0.01 金币差10 钻石差1 钻石差0.1 钻石差幸运值差福气值做 游戏 和篮球抢现金你的500元现金被老鼠偷走了拼多多砍价就是个无底洞如果这次不是被推上了舆论风波,让一个人普通人,不说找几万人砍价,找几千人,能成功吗?这个确实有点夸张的成分,主播直播间没有6万人这么多,参与砍价的最多是几千人,然而几千几百人都砍不来一部手机,那也证明了拼多多多么的不靠谱。这次事件之前,有个律师告了拼多多,记者参与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在这个砍价期间,记者邀请多位好友参与砍价,但都是显示只差0.09。本次一位 游戏 主播参与砍价免费拿手机活动,主播在直播间折腾了2个小时,直播间有几万人在线,可惜并没有砍价成功,砍到最后小数点后出现了6位数。主播在直播间还参与了砍100元红包的活动,可是也是同样的结果,100块钱差0.1金币和40次抽奖机会,40次抽奖完还是没成功,主播直接放弃了。最后主播致电了拼多多客服,客服还挂断了电话,后来的情况是手机没有砍成功,不过拼多多送了一张1分钱购买手机的优惠券,就这样结束了。像这种情况其实大家也都经历过,我们平时也有不少人发拼多多链接叫我们助力,以前我姐姐她砍到过100,听她说找了二十几个人才成功,后来难度加大了,她就没再做这个活动了。拼多多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通过这种邀请别人砍价助力的活动,刚开始比较容易,邀请几个人就可以得到。然后大家听说了这活动之后,都开始邀请身边的人,拼多多就这样壮大起来。等到后面就加大助力的难度,需要邀请更多的人才行,尤其是新人,一个新人顶十几个老客户,于是大家就到处拉新人加入拼多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拼多多如果还继续用这种套路,那么离走下坡路就不远了。当初拼多多也是这样收获了大批用户,但这种行为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用户了,大家看到只差几块钱就能拿下,便开始拉更多的用户来,每拉一个砍几毛几分,永远都是差那么百分之一,用户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好处,而拼多多却依靠这样的方式收割了一批,无论是从行为还是感情上都很欺负人了。曾经也帮朋友砍过,也自己为了贪便宜砍过,但经过数次的尝试后,果断卸载。其实我们为了那几分几毛的便宜花那么多时间就损失大了。对于网购说实在的我都不高兴。几年前试着买衣服或家具,但回来的没有一件满意,而退货又烦,用着又不舒服,问题是为了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货品花大多时间在浏览了,真心累。因此除了吃的找官方旗舰店,其他一概线下实体店买。省时省事省力。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还是实实在在的吧。其实早就有预兆了,这拼多多直接心术不正。比方2020年的财报就看出来了(有砍价那一年拼多多在当时的美股盘前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在成绩单公布后,拼多多这个资本宠儿股价大跌了10%,市值蒸发近千亿。直接诱因是,拼多多交出的成绩单有些喜忧参半,在GMV、营收和亏损等指标上,一直以快速著称的拼多多突然“失速”了。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拼多多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具体内容。首先是营收,本季度拼多多的营收为121.93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72.90亿元增长67%。其实67%的增速,放在电商行业之中已经不算低了,但这个速度跟拼多多过去的表现相比,却是肉眼可见的变慢了。在2019年,拼多多营收的同比增速最高时曾达到237%,最低时也接近100%。而整个上半年,拼多多的营收增速只有58%,创下 历史 新低。也就是说,拼多多在营收上的表现已经明显的不如以往了。其次,在一直被争议的利润方面,拼多多在第二季度仍然保持了亏损,不过亏损金额实现了收窄,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03亿元,收窄到8.99亿元,成为了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亏损最少的一个季度。但是从营收上可以看出,拼多多的亏损收窄并不是营收大幅增长所致。财报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答案,那就是本季度的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削减成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营销成本,在第二季度,拼多多的营销费用为91.14亿元,虽然与2019年同期的61.04亿元相比增长了49%,较一季度的72.97亿元增长25%。这个数据看似不低,但如果和此前相比,这个支出力度其实是下降的。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拼多多的营销费用就达到了73亿元,比65亿的营收还多出了8亿元。而且,拼多多二季度的销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也降低到了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为73%。这也引出了一个一直困扰许多人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一家用补贴换增长的电商平台,一旦补贴停止,它的增长还会不会持续?在用户增长方面,拼多多二季度的表现倒是一如既往。财报显示,拼多多月均活跃用户数为5.688亿,较去年同期的3.66亿增长55%,较第一季度净增8140万,也实现了单季净增规模新高。拼多多在这项数据中特意注明,“该项数据仅统计拼多多App入口月活用户,未包括通过社交网络和其他接入口访问拼多多平台的用户。”在用户消费金额增长方面,消费金额虽然还在增加,但速度却很缓慢。截至6月底,拼多多活跃买家平均年消费额为1857元,较去年同期的1467.5元增长了27%。而在此前一季度财报中披露的数据,还是在3月底,消费金额达到1842.4元,同比增长47%。可见增速已经放缓。从营收、利润、用户方面来看,拼多多二季度的表现虽说不上完美,但也不算太差,这说明真正引起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近千亿的“罪魁祸首”,只能是电商平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GMV。拼多多二季度的GMV达到12687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了9.6%。二季度的同比增速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放缓,前者是79%,后者为108%。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的总GMV达到了12687亿元,去年同期为7091亿元,同比增长79%,这个增速虽然不低,但与截至3月底的108%的增速相比,还是明显放缓了。可见在衡量电商平台发展状况的核心指标GMV上,拼多多的增速明显放缓。总的来看,拼多多这次的股价大跌,主要原因恐怕就是GMV增速不及预期。而营收和用户消费金额增速的放缓,则再次让外界不得不质疑,拼多多的狂奔还能持续多久?套用网友一句话,6万多人一起砍,南天门都能砍下来了,却砍不下PDD一部手机。最终解释权在商家,系统故障,砍价成功。这个问题首先我从别的角度来看,不管成功不成功,6万刀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个主播能砍6万刀,是多么一个吓人的数字,一般人能达到吗?从6万这个数字来看,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一般人能砍到50~100刀就很不错了,可能主播借此机会宣扬自我。现在话归正题,普通人在拼多多上砍价是很不容易的,你想吗?一个主播砍了6万刀都不成功,你一个小老百姓能成功得了吧?所以说不要对拼多多抱有任何的希望,也不要在拼多多上浪费时间,时间不值钱的人例外。现在我谈谈对拼多多的态度,拼多多玩套路,你也要玩套路。毕竟拼多多都是大平台,不参与太可惜了。具体玩什么套路呢?我建议用毛泽东的思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具体怎么说呢?比如拼多多给你小额的现金红包三分钱,你照收不误,给你大额红包让你做任务教你做任务,你敷衍两下就可以了,不要抱有任何希望。经过我多年对这个平台的观察,拼多多是一个非常小气的平台,一般人不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我多么希望有人分享在拼多多如何快速嗯捞点优惠的方法。如果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话就不必了。个人相信拼多多。我不是拼多多的托儿,不过是自己和亲朋熟人多次中过奖或砍价成功过。拼多多砍价或抽奖成功与否,就跟买彩票一样,是有一定几率的。虽然它看起来套路人,但并不骗人,人家之所以让你不断地邀请新人,只是一种营销宣传手段,只是想更好地宣传推广自己。而你也只是想中奖。拼多多让你做任务邀请新用户,就好比你买彩票要花本钱。那么多人花钱买彩票没中,为什么没人去告彩票销售公司呢?总不可能无止境让人人都中奖吧,为什么花钱买彩票的时候都懂这个道理,玩儿拼多多时反而都不明白了呢?大家对拼多多的误解太深。我本人砍价没成功过,但表姐砍成功过一个行李箱,儿子同学妈妈砍成功过一个滑板车,我同学砍过一烤箱,这都是我亲眼看他们用过的。其实还有不少成功的,只是我没有确认。我自己呢,主要是抽奖,我一共抽了900元,我小妹抽了500元。最多的是邻居家的萍姐抽了4000元。我第一次玩儿拼多多,是小妹邀请了我。因为她还邀请了二妹和爸妈几个新人,所以她一会儿就提现100元。这下,刺激我们也跟着玩儿,过了一段时间我和二妹也成功领取了100元。后来小妹又连着中了2个200元,小姑子和他老公也各自提现了200元。家里的几个熟人都邀请完了,没好意思打扰人家,这事儿就搁置了。结果去年闲着无聊,就再玩了一次,邀请了我的2个同事成为新用户,没想到成功提现800元。我小妹又跟着玩,也邀请了一些新用户,但她再也没成功过。神奇的是萍姐,她是连着成功提取4个800元。她家是开麻将馆的,她确实邀请了很多新用户。听她说,她还用她老公的手机成功提取了1600元。我们真是惊掉了下巴。我老妈看她提现容易,也眼馋了重新加入进来,可身边的人基本都玩过了,也没有萍姐那样邀请新用户的有利条件,所以她也至今没提取成功过。这不就是个投入和运气的问题吗?玩儿拼多多就跟买彩票一样,不必当真,玩玩就好。如果你人脉好,能邀请到很多新用户,就跟多花点本钱去买彩票一样,成功提现的几率确实会大很多。但还是不排除有人买几万元的彩票,也中不到一元钱的情况。补充说明,因为玩拼多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成功提现和砍价成功的几率的确也是越来越小,再加上老是被人投诉,后面中奖的难度肯定越来越大。图片是我妈手机上的好友提现情况显示,第一个是萍姐,第二个是我,第四个是我妹,第三个和第五个是我妈的熟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大餐,一切华而不实虚无缥缈的东西,最终都会渐渐露出它的本质!首先,希望有关制度能逐渐完善,对这些诱导不实的宣传,好好的整治一下!其次,作为消费者,不要怀着免费的心态去获得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因为太浪费时间,真的不值得!

拼多多“6万人”同时在线“砍价两小时”依旧失败,背后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拼多多“6万人”同时在线“砍价两小时”依旧失败,背后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路径依赖。帮助拼多多成为市场 Top 3 的营销方式,如今也搞臭了拼多多的品牌形象。但拼多多依然抱着这种营销方式不放手。本质上,拼多多的玩法是把用户增长的费用,通过「砍一刀」的方式,跳过中间商直接给到终端消费者,把消费者变成企业用户增长的工具。5-6年前,拼多多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以微信生态中,通过这种「砍一刀,拼着买」的玩法,赢得了市场。这个策略在当年是有用的。把用户增长的市场营销费用,直接给到了终端用户,跳过广告公司,营销平台,直接给到一线用户,这种方法回头看,是有创造性。它为拼多多带来了一批种子用户,最终帮助拼多多挤进了电商领域的Top 3。而在2022年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没有啥新用户了。拼多多依然在沿用当年的玩法,还是希望通过砍一刀来获取新用户。可是电商如今早已是红海市场,没有新用户了。而企业用户增长的营销费用,是给到新用户扩列的,不是给老用户留存的。所以如今的拼多多不愿意为老用户付出。老用户砍一刀,不值钱,拼多多一分钱都不愿意多给;新用户又没了。砍一刀逐渐沦为了诈骗型营销。今天拼多多不是当年的创业公司,按理说,Top 3的电商平台,应该是有底线,有责任感的。用户根本不接受这种欺骗行为。迟早有一天,拼多多会遇到一个较真的用户来跟你来一场博弈,即使没有今天的直播博主,明天也会有其他人。拼多多的营销团队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需要想一想:2022年是不是还应该沿用2016年的用户增长模式?如果新用户无法增长,如何激励老用户更多消费?除了砍一刀之外,拼多多相比淘宝京东,还有什么错位竞争优势?有没有新的营销方式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企业应该制定怎么的新策略,帮助企业在2022年维持用户规模和体量?
虚假宣传,诈骗,非法集资,传播不实消息,个人信息泄露,收集个人信息,这些法律问题都是存在的。
存在着欺骗消费者的情况,还有虚假宣传的问题,没有办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会出现侵犯隐私的现象,消费者进行砍价的话,会暴露个人信息,所有的规则是不明确的,没有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这种行为构成了诈骗,敲诈和勒索,根本就是一个骗局,然后砍价根本就不成功,属于欺骗消费者,这个公司之后有可能会背上官司,需要做出赔偿,然后也应该更改这种砍价的虚假策略和营销。
拼多多的行为是否存在诈骗,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这样的行为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起诉,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这样的消费方式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六万多人参加拼多多“砍一刀”竟没成功,此事的背后涉及了哪些法律问题?
六万多人参加拼多多砍一刀竟没有成功,此事的背后也是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的。拼多多的这种行为就是违背了法律的初衷,有一种诈骗的含义在里面。年轻人是非常喜欢拼多多的毕竟拼着买会更便宜,但没有想到这一个砍一刀竟会引起如此的热议。有些人参加过拼多多砍一刀会得到现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这也是触犯了法律的,并且也要付出很大的责任。拼多多这样做违背了什么呢?拼多多为了让用户增长,都会用这种砍一刀来吸引更多的人。这种砍一刀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并且还容易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拼多多在短短几年用户一直在不断的增长,体验也是不同的。用户想要的就是能够免费的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砍一刀呢?拼多多要为自己的形式付出法律的责任,这些欺诈也是要进行澄清的。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个用户也得小心的对待自己的软件。拼多多当中利用这种活动也是为了满足那些为了贪占小便宜的人,生活当中的陷阱无处不在一定要知道。如果通过免费的活动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用户权利。虽然显示百分百用户,可6万人砍完之后却仍然还差那么一点。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着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的情况。这种诈骗也是要付出一定责任的,并且也要替自己买单。总的来讲不要轻易的去相信一些什么便宜的活动,一定要让自己脚踏实地别去贪图便宜。每个人都要有规则的去做事,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不要去相信生活当中的一些骗局,也不要想着那么便宜能买一个好东西。一个人得讲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去想着免费拿什么。
1.当主播致电拼多多客服追问砍价规则时,工作人员直接挂了电话。这一波神操作,惹怒不少网友,直言拼多多是在欺骗用户。 2.这个活动抓住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通过设置免费领东西的“福利”,鼓励用户不断邀请好友为其砍价,助力的人越多,砍的价也就越多。3.拼多多设置的营销规则,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免费送福利,实际上却是在利用一个人们永远够不着的诱饵,不断吸引用户为其赚流量,拉新用户。 4.而且,这样的营销手段还可能触及法律红线,有欺诈之嫌。就在两个月前,上海一律师将拼多多告上了法庭,称其“砍一刀”活动涉嫌违背诚信原则,使用虚假数据隐瞒规则,构成欺诈.
涉及到了拼多多软件涉嫌欺骗消费者,形成虚假宣传,对该软件的客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经济损失,需要进行相应的整改,接受法律惩罚。
拼多多平台恶意欺诈,违背诚信原则,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扰乱公共秩序,设置虚假广告,等法律问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