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退出阿里(蔡崇信退出阿里分了多少钱)栏目:淘宝   发布于:2023-09-03 18:21

为什么蔡崇信一点蚂蚁股份都没有?

有句话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蔡崇信,当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没有自己投资马云团队而是选择撮合孙正义投资,虽然不是“十八罗汉”之一,但在阿里巴巴的位置,能排号第二,甚至从某方面来讲,排号第一。蚂蚁集团的股份,说来简单,但详细查看也很复杂。蔡崇信不是没有一点蚂蚁的股份,而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巴巴、杭州君瀚股权、杭州君澳股权,分别持有33%、28.45%、21.53%。而蔡崇信持股阿里巴巴1.6%的股份,这部分持股,算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股份。那么,蚂蚁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两大股权公司,代表的是蚂蚁员工的持股部分。君瀚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洁股权,君洁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君澳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济股权,君济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其中穿插股份的,基本都是阿里巴巴以及蚂蚁集团的高管。可,唯独没有蔡崇信。既然是员工持股的部分,个人认为,蔡崇信作为2号人物,股份数量应当不少。而为何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应当存在代持关系,或者是内部员工股没有得到显示。没有数据显示,自然也就感觉蔡崇信一点股份都没有了。这也可能是蔡崇信的有意为之。近些年,蔡崇信卸任了很多要职,但作为永久合伙人,也并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从这种情况来看,可能是蔡崇信有意淡出市场,已经将阿里巴巴带领至世界最大 科技 公司之一,已经迈过55岁的他,或许有新的安排。其实,客观来说,蔡崇信也并非没有任何数据显示没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从阿里巴巴的持股来看,就显示出了间接持股。蔡崇信曾经和马云讨论过这个问题,马云告诉他你姓菜,蚂蚁 会把你吃光光的!蔡崇信一听很有道理,所以他主动放弃了蚂蚁股份。公开资料没有显示并不代表蔡就没有一点股份。股权这个东西充满了间接持有和代持股份,十分复杂,甚至很隐蔽,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可能。1.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股东里有两个合伙企业,持股比例相当高。很明显,他们是员工持股的组织。什么叫员工持股组织呢?就是蚂蚁集团的员工并没有直接购买蚂蚁集团的股票而是作为蚂蚁集团股东的股东获益。这种操作十分常见,这样能够防止员工在公开市场大量出售股份使得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减弱。因此,蚂蚁集团的大部分员工就属于典型的间接持股。蔡作为阿里的前十大股东,拥有不少阿里的股份,而阿里持有蚂蚁集团的部分股份,蔡也就间接持有了蚂蚁集团的股份。2.代持股份采取这种方式就更加看不出来了,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代持股份的意思是隐名股东通过代持股东间接持有股份,双方私底下签订协议分配权利和义务。比如,a和b私下签订协议由b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工商执照和股东书上显示的都是b的名字,但实际权利属于a,a每年给b一些钱作为补偿。有些人不愿意出现在公开持股名单里,为了低调,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蔡崇信确实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份与蚂蚁集团上市相关的持股人名单里。这确实值得讨论一下,毕竟蔡崇信在阿里巴巴里地位仅次于马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要知道,蔡崇信当初可是从华尔街大投行放弃百万美元年薪,来阿里巴巴的。对于蔡崇信来说,会比阿里巴巴其他人更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就是说他更看重自己的名誉。因为他来阿里巴巴之前就已经财富自由了。而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当初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其实是隐瞒投资人和大股东的。在蔡崇信这样的精英眼里,这种事情是绝对不愿意参与的。当年支付宝脱离阿里巴巴事件也对中国企业国际声誉打击很大,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都被迫退市,股价大跌。虽然马云有自己的考虑,也不太在乎承受短期骂名,但蔡崇信长期在华尔街大投行工作,也负责和其他投资人和股东沟通,蔡崇信的职业道德和底线,让他不能参与这件事。当然如果蔡崇信知道支付宝会成长到现在几千亿美元的公司,他放弃的是几千亿人民币的股份,他可能会改变主意,也参与进来。但当时,如果蔡崇信也参与支付宝事件,阿里巴巴就失去了和投资人沟通、解释、善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不合适的。蔡崇信没有蚂蚁股份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导致的。当然由于阿里巴巴集团还是蚂蚁集团的大股东,蔡崇信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股份,也就变相在蚂蚁集团里拥有巨额资产。普通民众实在太杞人忧天了 !蚂蚁集团上市之后会新出现很多亿万富翁,很多千万富翁。听说要上市的消息公布之后,蚂蚁集团整栋楼全部在欢呼。作为整个阿里系的掌舵人之一,宝岛人蔡崇信怎么可能没有股份?只不过人家要用更巧妙的方式而已。有钱人的身边有着无数的金融和税务专家帮助设计方案,要达到最好的隐藏自己财富的效果,要达到未来最低税负的效果,更要达到以小博大,可以稳固控制公司的效果。就如同蚂蚁即将上市,你能在直接股东中看到马舅舅的名字吗?蔡重庆也是如此啊。作为整体蚂蚁集团的二把手,蔡崇信其实享受的待遇一点也不低于马舅舅。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他是使用着自己的专长、扮演着自己的专家角色、用自己拥有的股份嗯,协助马舅舅一一起控制住了巨无霸的阿里集团。此次蚂蚁集团上市,怎么可能没有背后人家的股份呢?只不过有可能不想让普通民众看到而已。蔡崇信自身就是财务专家,更加会注重自己的财富防护和传承,同时进行税务设计。如果使用自然人来掌握公司的股份,那么很有可能目标又大,将来缴的税又高。同时他作为宝岛人,未来传承给下一代,可能还要缴纳巨额的税负。所以相信他比马舅舅还更加重视股权的最佳设计,普通还为富豪着急呢!第一:蔡崇信持有阿里巴巴1.6%的股份,而阿里巴巴是蚂蚁金服大股东。折算过来后,蔡崇信间接持有蚂蚁金服0.528%的股份,按照蚂蚁金服上市之后最低是2.1万亿市值计算,蔡崇信这部分的股份市值最少将达到110亿元。第二:蚂蚁集团的另外两个大股东是杭州君瀚股权、杭州君澳股权,分别持有28.45%、21.53%。这两家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公司,蔡崇信表面上没有出现,没有持股。但是有可能宝岛人的身份障碍呢?难道除了本人持有,不能由别人帮助代持吗?我们脑洞稍微大开些。第三:别忘了整个阿里集团,现在除了蚂蚁集团要是要上市之外,另外还是有着不少的上市公司哦。例如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例如间接控股的境内和境外上市公司。整个集团上市公司可不少,规模无比庞大。蔡崇信难道不会用其他利益来去补充这方面的利益吗?其实可以负责任的总结,蔡崇信来到大陆,进入阿里工作,是他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如同其他宝岛人一样,不做这个选择,它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财务专家。做了这个正确选择,来到大陆发展,让他名扬万里,财富无穷。可以说达到他过去无法想象到的财富水平。但是蚂蚁集团上市之后,新晋富豪但是数量确实不少,这都是普通投资者给予的财富,希望蚂蚁集团未来表现能对得起这些投资者。#理财大赛第三季#在阿里巴巴内部蔡崇信可以说是阿里巴巴2号人物,虽然他不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但他作为阿里巴巴第19号员工,目前他是除马云之外第2名永久合伙人,目前持有阿里巴巴1.6%的股份。但是从蚂蚁金服招股书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蔡崇信的身影,在各种股东名单当中没有找到他的名字,对此很多人都挺纳闷的,要知道蚂蚁金服很多股东都是阿里巴巴内部的员工,比如类似彭蕾、井贤栋这些都持有大量的蚂蚁金服股份,而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2号人物,为什么他没有蚂蚁金服的股份呢?实际上虽然从表面看蔡崇信没有蚂蚁金服的股份,但实际它却有蚂蚁金服的受益权。1、蔡崇信通过阿里巴巴间接持有蚂蚁金服股份。目前蔡崇信持有阿里巴巴1.6%的股份,而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金服33%的股份,这样算下来,蔡崇信间接持有蚂蚁金服0.528%的股份,如果按照蚂蚁金服上市之后2.1万亿市值计算,那么他间接持有蚂蚁金服的股份市值将达到110亿元。2、蔡崇信也是员工持股平台的受益人机目前阿里巴巴最大的持股人其实是两个员工持股平台,一个是杭州君澳,还有一个是杭州君瀚,这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所持有的蚂蚁金服股份达到50%以上。这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只是代员工持股而已,虽然从注册的信息来看,上面没有蔡崇信这些人的信息,但是蔡崇信实际上也是这些员工持股平台的受益人之一,他们通过这些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蚂蚁金服的股份,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第二大股东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蚂蚁金服28.45%股份,而目前杭州君瀚有4个股东,分别是杭州君洁持股97.19%,另外还有马云、谢世煌以及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但是阿里巴巴很多内部员工都是间接持有杭州君瀚股份的,比如韩歆毅间接持有3.76%股份,曾松柏间接持有3.76%股份,屠剑威间接持有1.88%股份,胡喜间接持有1.88%股份,阳振坤间接持有1.88%股份,范驰间接持有1.5%股份,袁雷鸣间接持有1.12%股份,陈亮间接持有0.94%股份,徐蔚间接持有0.94%股份,俞峰间接持有0.94%股份,黄辰立间接持有0.94%股份,俞胜法间接持有0.94%股份,马云间接持有0.8%股份……所以我相信蔡崇信肯定也是间接持有蚂蚁金服股份的,但至于他持有多少股份,我们没法从公开数据知道。毕竟对于蔡崇信这些大佬来说,他们现在财富已经非常庞大,所以他也不希望通过公开数据来向大家展现他们全部的财富。但是按照蔡崇信对阿里巴巴的贡献,他不可能没有蚂蚁金服股份的,要知道当初蔡崇信可是放弃年薪500万的投行工作加入阿里巴巴,领着一个月只有500块钱的工资。他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他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为阿里巴巴拉来很多风险投资,如果没有蔡崇信,说不定阿里巴巴早就被大家遗忘了;另一方面利用自己在投行的工作经验,蔡崇信阿里巴巴提供了很多指导,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当中的很多战略都跟蔡崇信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说阿里巴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马云以及十八罗汉之外,蔡崇信同样有个不可磨灭的功劳,对于这样功勋人物,蚂蚁金服怎么可能把它忘了呢?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蔡崇信是蚂蚁金服的董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在蚂蚁金服当中的地位。查查蔡的国籍就知道。支付业务不容许外国人持股的。这也是支付宝所有股东不敢改变国籍的原因。彭的那么多股份,是不合适的。就没人想到彭是代持一部分?【阿里巴巴二号人物蔡崇信为何没有蚂蚁金服半点股份呢?】我们从一份清单中,能够看到蚂蚁金服中未来亿万富豪的持股比例,但是就没有蔡崇信。蚂蚁金服在10月26日上市定价出炉,A股68.8元人民币,港股H股每股80港元,成为人类 历史 上最大IPO,并且蚂蚁金服的整体估值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确实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的是,蚂蚁金服一上市,很可能会创造奇迹!但是,我们很意外为何蚂蚁金服没有蔡崇信呢?如果从富豪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甚至只是数据。所以蔡崇信不想加入到蚂蚁金服,很可能是对于财富已经看得非常的淡博。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如此吗,我觉得也并非如此。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蚂蚁金服实际的控股是——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在这里面,你能否认蔡崇信没有相关的股份吗?同样我们也非常的清楚,蚂蚁金服在去年,阿里巴巴已收到蚂蚁金服33%的股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大股东,实际上还是阿里巴巴。而蔡总现在阿里巴巴的股份排名第二,可以从这里知道,即使蔡崇信他不在蚂蚁金服的股东名单中,他和蚂蚁金服的关系也脱不了。而且因为一些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蚂蚁金服应该不能存在外籍。蔡崇信他的国籍并非是中国,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看不到他在蚂蚁金服中的股份。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和蚂蚁金服之间剪不断的关系。蔡崇信是什么样的人呢?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学博士;有资深的投行和律所背景,精通经济、法律和税务;放弃70万美元年薪的工作,甘心跑来那500块的工资;在创业之初,就跟十八罗汉讲股份,讲权益,并帮他们拟定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让他们画押了。对于这样一个精英,当今天蚂蚁上市的时候,我们竟然因为看不到他所持有的股份而愤愤不平或者是充满好奇?这真的是大可不必的啊。毕竟对于股份问题的研究,我们的深度还差得很远那。1. 持有股份有多种形式我们对一家公司股份的持有,其实有很多的形式。除了直接的持有,还可能是间接持有或者是代持。作为蔡崇信这样横跨法、财、经济多界,且早就功成名就的人,自然对于自己的财富有更加长远的规划,只不过这种规划,无需全显露在公众面前。在蚂蚁上市这样的时候,不仅仅是蚂蚁员工欢呼雀跃,阿里员工也都兴奋不已,因为很多人都可能持有蚂蚁的股份。作为阿里的永久合伙人,也许早就把这件事安排得妥妥当当了,所以,尽管我们从公开的资料上没有看到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蚂蚁的股份。2. 间接持股或者是代持蚂蚁的股权结构也是请人专门设计过的,当中包含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对组织形式的运用,采用有限公司与合伙企业相结合的形式,二是员工持股平台的建立,对阿里和蚂蚁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三是三层股权结构的设计,实际控制人通过一人有限公司(杭州云铂)和有限合伙企业(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最终控制业务实体。当中,还涉及到一致行动人。所以,从这个设置当中来看,首先,阿里巴巴也是蚂蚁的股东,而蔡崇信持有阿里1.6%的股份,也就是间接持股了蚂蚁。此外,是否有股权代持,仅仅通过公开的数据资料,也是无从知道的。日常中我们的股权代持也是屡见不鲜,如果存在代持的情况,那么股份还会更多些。总之,蔡崇信本身在财务、税务与法律等方面都是专家,在股权结构和财富传承问题上也定是有自己的考虑,作为普通人,咱们就不要过多揣测了吧。应该是别人帮他代持支付业务涉及国家金融安全是不允许外籍人士染指的
为什么蔡崇信一点蚂蚁股份都没有?

为什么蔡崇信一点蚂蚁股份都没有?

在阿里巴巴内部蔡崇信可以说是阿里巴巴2号人物,虽然他不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但他作为阿里巴巴第19号员工,目前他是除马云之外第2名永久合伙人,目前持有阿里巴巴1.6%的股份。但是从蚂蚁金服招股书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蔡崇信的身影,在各种股东名单当中没有找到他的名字,对此很多人都挺纳闷的,要知道蚂蚁金服很多股东都是阿里巴巴内部的员工,比如类似彭蕾、井贤栋这些都持有大量的蚂蚁金服股份,而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2号人物,为什么他没有蚂蚁金服的股份呢?蔡崇信确实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份与蚂蚁集团上市相关的持股人名单里。这确实值得讨论一下,毕竟蔡崇信在阿里巴巴里地位仅次于马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要知道,蔡崇信当初可是从华尔街大投行放弃百万美元年薪,来阿里巴巴的。对于蔡崇信来说,会比阿里巴巴其他人更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就是说他更看重自己的名誉。因为他来阿里巴巴之前就已经财富自由了。而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当初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其实是隐瞒投资人和大股东的。在蔡崇信这样的精英眼里,这种事情是绝对不愿意参与的。当年支付宝脱离阿里巴巴事件也对中国企业国际声誉打击很大,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都被迫退市,股价大跌。虽然马云有自己的考虑,也不太在乎承受短期骂名,但蔡崇信长期在华尔街大投行工作,也负责和其他投资人和股东沟通,蔡崇信的职业道德和底线,让他不能参与这件事。当然如果蔡崇信知道支付宝会成长到现在几千亿美元的公司,他放弃的是几千亿人民币的股份,他可能会改变主意,也参与进来。但当时,如果蔡崇信也参与支付宝事件,阿里巴巴就失去了和投资人沟通、解释、善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不合适的。蔡崇信没有蚂蚁股份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导致的。当然由于阿里巴巴集团还是蚂蚁集团的大股东,蔡崇信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股份,也就变相在蚂蚁集团里拥有巨额资产。
蔡崇信是阿里巴巴内部的二号人物,也是阿里巴巴两个永久合伙人之一,是阿里绝对的核心人员,根据蚂蚁集团对外发布的信息来看,蔡崇信个人没有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但是间接持有了蚂蚁集团的股份,蔡崇信持有阿里巴巴1.6%左右的股份,而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份,由此推算,蔡崇信间接持有了蚂蚁集团的股份。1、蔡崇信间接持股蔡崇信虽然没有直接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但是阿里巴巴是蚂蚁集团的股东,而蔡崇信又是阿里巴巴的股东,因此蔡崇信是通过阿里巴巴间接持有了蚂蚁集团的股份,目前蔡崇信还是蚂蚁集团的董事,对于蚂蚁集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2、蔡崇信已经财务自由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月薪只有500元,当时他计入阿里巴巴并不是奔着钱来的,而是冲着阿里巴巴的前景而来,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蔡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钱对蔡崇信来说只是个数字,他也已经逐步退出了阿里的管理。对于后来壮大的蚂蚁集团,蚂蚁集团是金融相关的企业,而蔡崇信是加拿大国籍,如果他直接成为蚂蚁集团的股东,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蔡崇信没有直接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可能也有这个方面的考虑。对于蔡崇信来说,不管他是否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他对阿里巴巴发展的重要贡献是无法被磨灭的,在他来到阿里巴巴后,为阿里巴巴引入了国际顶尖的资金方,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为阿里巴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且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战略方向都受到了蔡崇信的很大影响。阿里巴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蔡崇信的功劳是非常显著的,蚂蚁集团只是阿里体系的一个板块,没有直接持股并不影响蔡崇信的功劳。
为什么蔡崇信一点蚂蚁股份都没有?当时,蔡崇信愿意放弃自己的百万美元年薪,然后跟没事的马云一起创业。他每个月只拿到500元钱。我相信在中国没有那么多勇气的人。许多网民在开玩笑,也许他是一个将来会跨界的人,或者只是看到马云下飞船,所以他会毫不犹豫地跟随马云创业,并成为阿里的创始人之一。阿里云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付费用户数量的增加。截至3月底,有超过50万付费客户。这个数字是一年前的240,000。这些客户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公司。第二个是阿里巴巴。云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该公司对阿里云业务的增长感到乐观。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公司将发布新闻,例如盈利能力,16%或18%的利润率以及利润率的持续提高。蔡崇信,1964年出生,台湾人。他出生于台北,在台北长大。十几岁的时候,他去了美国学习。蔡崇信在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他的父亲蔡中增和祖父蔡留成是台湾早期很有影响力的“长斋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更有趣的是,蔡忠也是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也是台湾第一位在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人。马云实际上邀请蔡崇信出任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正是因为喜欢阿里的创业团队的薛存和尽了最大的努力来调解,后来马云和蔡崇信看到孙正一获得了投资。软银的投资是阿里巴巴的转折点。从此,阿里巴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自那以来,阿里巴巴已经进行了几次重要融资,甚至于201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蔡崇信起着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于2011年6月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但实际上却隐藏了投资者和大股东。尽管马云的原因是要尽快让支付宝在中国获得付款许可,但大股东雅虎一直对它不满意。在蔡崇信这样的精英眼中,这种事情绝对不愿意参加。支付宝离开阿里巴巴的事件也对中国公司的国际声誉造成了巨大打击,其股价暴跌。蔡崇信的蚂蚁股份不足是由于一系列复杂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仍是蚂蚁集团的大股东,蔡崇信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这意味着他在变相中拥有蚂蚁集团的巨额资产。蔡崇信拥有阿里巴巴1.6%的股份,其资产在《福布斯》榜上为143亿美元。蔡崇信退休后更加彻底,常年居住在美国,还买了NBA球队纽约篮网队。
有句话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蔡崇信,当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没有自己投资马云团队而是选择撮合孙正义投资,虽然不是“十八罗汉”之一,但在阿里巴巴的位置,能排号第二,甚至从某方面来讲,排号第一。蚂蚁集团的股份,说来简单,但详细查看也很复杂。蔡崇信不是没有一点蚂蚁的股份,而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巴巴、杭州君瀚股权、杭州君澳股权,分别持有33%、28.45%、21.53%。而蔡崇信持股阿里巴巴1.6%的股份,这部分持股,算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股份。那么,蚂蚁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两大股权公司,代表的是蚂蚁员工的持股部分。君瀚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洁股权,君洁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君澳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济股权,君济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其中穿插股份的,基本都是阿里巴巴以及蚂蚁集团的高管。可,唯独没有蔡崇信。既然是员工持股的部分,个人认为,蔡崇信作为2号人物,股份数量应当不少。而为何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应当存在代持关系,或者是内部员工股没有得到显示。没有数据显示,自然也就感觉蔡崇信一点股份都没有了。这也可能是蔡崇信的有意为之。近些年,蔡崇信卸任了很多要职,但作为永久合伙人,也并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从这种情况来看,可能是蔡崇信有意淡出市场,已经将阿里巴巴带领至世界最大科技公司之一,已经迈过55岁的他,或许有新的安排。其实,客观来说,蔡崇信也并非没有任何数据显示没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从阿里巴巴的持股来看,就显示出了间接持股。
狡猾的聪明人 呗这行知道是有吸血的感觉 蔡就是背后指使人
为什么蔡崇信一点蚂蚁股份都没有?

身价3571亿的马云彻底“退休”,辞去阿里一切职务,这是功成身退吗?

可以说这就是功成名退,这种做法相对来讲是比较明智的!马云也526亿美元(3571亿人民币)悄然退出阿里,辞去阿里内部一切职务,难道他从此以后就是“自由人”了吗?阿里合伙人制度纵使已经辞去了相关的职务,但是在阿里的话语权应该还是分量十分足,虽然集团中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是因为有阿里合伙制度的存在,也就保障了马云的相关合法权益。通过对阿里股东关系图表分析,除去软银之外,马云依然是阿里最大的股东,所以说辞去相关职务并不影响马云的座位和个人财富。9月30日,阿里在发布了董事会最新成员名单,其中就没有马云的名字,让大家真正的意识到了“马云是真的退休了!”正是因为商业大佬的退出,所以引发了各种热议和猜想,但对于市场而言,并没有出现应激性的反应,这一切似乎早就在意料当中,因为马云的退出应该就从前几年开始,是逐步隐退,而不是直接撒手。102年公司的发展历程要知道马云一直都是秉持着“做一家102年的公司”,正是因为阿里体系完全成型之后,马云才开始选择退出。要知道马云是作为非技术流派出身,投身于互联网市场,更是凭借着精准的目光和远大的蓝图,才将阿里这一片红海给撑了起来。在选择进与退之间,阿里将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年轻人,因为只有新生命的注入,才会让这家公司继续得以延伸,这也就是阿里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所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阿里体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想必当初创立时都没有想到如今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吧!十年隐退终成功!谈起马云退出的问题,这就要追溯到十年前,早在2013年,马云在杭州黄龙体育场跪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宣布了,他要做出隐退行为。当时48岁的马云是将集团CEO的位置交给他人,并且强调说“48岁前是工作,48岁后就是我的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以后相关事宜拜托大家”。2019年更是将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交给了张勇,制度传承就此开始,当场他说了一句话,让人感到意味颇多“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是一个制度的传承,并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种种事宜表明马云的做法就是对的,集团退休选择以平稳的方式进行,公司市值越来越高,各部门各体系,各板块之间的衔接也越来越密切、协调,蚂蚁集团上市更是众人所期望的那一刻……
马云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并不代表马云彻底“退休”,根据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的阿里巴巴股东,所以辞掉董事长对马云的影响不大,他还是最有权力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任何人事任命项目裁决的人,当然马云也是功成身退的,阿里巴巴从创业至今经历了二十年,马云从最初的乡村老师一路走到今天靠的的对梦想的期望和蓝图的期望,举得阿里巴巴今天的成绩已经是功成身退了。
不是。虽然他辞职了,但马云持有阿里巴巴6.4%的股份,他对阿里巴巴还是拥有绝对控制权。他只是换了种方式管理公司。
虽然马云辞去了阿里的一切职务,功成是一定的,但也不能说他是真的退了。但因为有合伙人制度,马云依然可以把控阿里体系,只是他本人意愿的问题了。
身价3571亿的马云彻底“退休”,辞去阿里一切职务,这不能说成是功成身退吧。因为按照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会提名董事会的董事,这点跟股份多少没关系,而马云和蔡崇信则为永久合伙人。换句话说就是虽然马云已经退休,但他也可以通过合伙人制度牢牢把控阿里体系。
身价3571亿的马云彻底“退休”,辞去阿里一切职务,这是功成身退吗?

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现在阿里巴巴董事都有谁?


9月30日,据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按照两年前的一系列传承安排,马云即日起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现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包括董事张勇(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武卫、J. Michael EVANS、井贤栋及Kabir Misra;以及独立董事董建华、郭德明、杨致远、E.BrjeEKHOLM及WanLingMARTELLO。公告显示,阿里巴巴于2020年9月30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选举了武卫、Kabir Misra及郭德明各自担任公司第三组董事,上述人士均将任职三年或任职至其继任人获推选或委任并获得适当资格为止。扩展资料马云逐步退出阿里巴巴董事行列2018年9月10日,马云发布公开信表示,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张勇接任。马云在公开信中还明确,即便他卸任董事局主席,他也不会完全退休,这是他“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2019年9月10日,55岁的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接任者是47岁的张勇。在当天的演讲中,马云强调,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世界这么好,机会那么多,我这么爱热闹,哪里舍得这么年轻就退休离场。咱们换个江湖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马云在演讲中总结道。张勇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后的两个月,阿里巴巴于2019年11月26日重返港股,当天港股收盘,阿里巴巴市值4.01万亿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市值5.91万亿港元,不到一年时间,阿里巴巴市值增长1.90万亿港元。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交接棒全面完成
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现在阿里巴巴董事都有谁?

阿里内部谈蔡崇信马云为什么炒掉蔡崇信?

在很多人看来,阿里巴巴能有如今的成就,蔡崇信的功劳是仅次于马云的,因为阿里巴巴是马云和他从零做起来的。那么,阿里巴巴内部是如何谈论蔡崇信的呢?网传马云炒掉了蔡崇信,真相又是怎样的? 马云和蔡崇信的关系蔡崇信,这是马云最信任的男人之一,他与马云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但是没有蔡崇信,也没有马云。对于蔡崇信来说,1999年能拿到70万美元年薪的工作,这个待遇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基本都是峰值了,再往上提升,空间不会太大。相反,跟着马云,虽然从当时的环境看,阿里巴巴还是一个正在被投资公司看中的创业公司,但是马云所具备的领导才能、人格魅力以及对下属的关系,以及马云所做的项目前景看来,都吸引了蔡崇信。因此选择放弃现有的高薪工作,或许会是冒险,但是成功的话,收获会更大。事实上亦证明了蔡崇信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是对的。蔡崇信做出的这个选择,在很多人眼中或许是冒险的,但是他还是有退路的,一是耶鲁的学位具备很高的含金量,二是他拥有的行业经验可以让他哪怕尝试失败后仍保留退路,三是家族以及个人累计的财富对未来生活有保障,足以支撑他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做创业的尝试。因此,这次的尝试对于蔡崇信也是值得的。蔡崇信当年放弃百万年薪,然后加入马云团队这个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创业史上被广为传颂的事情。很多人都佩服蔡崇信的眼光和勇气,当然,更佩服的是马云的人格魅力。蔡崇信对阿里巴巴有多重要,其实从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就能看出来。上市之前,阿里巴巴有四个董事席位,软银一席、雅虎一席、马云一席,还有一席就是蔡崇信。上市之后在公开的招股书上也有写明,蔡崇信仍然占一个董事席位。所以毫无疑问,蔡崇信就是阿里巴巴的二号人物。这也不难理解,蔡崇信的出现,就像是上帝为马云派来的救兵,不是让阿里“如虎添翼”,而是让阿里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只“猛虎”。 当初蔡崇信果断放弃580万的年薪,选择拿500元月薪和马云创业,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目前,蔡崇信其实并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仍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一职,所以网传马云炒掉蔡崇信这显然是谣言来的。
阿里内部谈蔡崇信马云为什么炒掉蔡崇信?
[ 标签:]

  • 全部评论(0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