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双11(阿里巴巴双11有活动吗)栏目:淘宝   发布于:2023-09-10 09:26

阿里巴巴天猫推出双十一“以旧换新”是另一种促销套路吗?

是一种促销套路,这样能够提高销量。据了解,自11月1日起,将有80多种类目、260多个品牌以及4万种商品参与“以旧换新”。天猫平台将与闲鱼、支付宝花呗、各大商家等多端联动,对各类回收商品进行大额补贴。即消费者在天猫或闲鱼平台出售旧商品,天猫将在市场回收估价的基础上加价10%,并随机赠送购新券。用户在双11当天购买新产品,天猫还会进行进一步返补。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以旧换新”服务,阿里巴巴也不例外。这对于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还会为消费者推出补贴,这也会带动消费者进行新的消费。目前双11渐进,许多消费者都会趁着双十一购买新产品,在新产品入手后,旧产品势必也会被淘汰。正因如此,此时推出这一活动可以说时机刚刚好,而用户不想要的旧产品与其白白放着浪费,被平台回收倒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式。顾客第一眼看到"以旧换新 ",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占了一点小便宜似的,你会觉得家里的旧的,拿来可以直接换新的,很开心,但是你用旧换新,谁会乐意呢 ? 所以商家就会旧抵新,但是可以低30元,这样从消费者心里感觉这就是那旧换了钱,反正都要买,在哪里也是买,在这里可以抵,多优惠吧!
这个肯定是另一种套路呀,因为现在他们回收之后还可以再变成新的,所以他们还是稳赚不赔的。
天猫佣金是0.5%,另外推广费用包括:钻展、直通车这些烧钱的广告费,这个算下来估计很难估出赚了多少钱吧
确实是一种营销的策略,来吸引人消费,而且他们自身也不是亏损的。
据观察,今年天猫推出的“预售模式”,因公示的规则不明示、不退不换等...说明,看似是商家让利,但在业内人眼中这就是一种促销手段,是天猫的套路
阿里巴巴天猫推出双十一“以旧换新”是另一种促销套路吗?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由来是什么?

1、11月11日,由于四个1的存在,人们也就自然而然与光棍联系上了。渐渐地,11.11成了大家心中默认的光棍节,这是双十一最初代表的节日。 2、由于网络的发达,在2000年以后,电子商务就渐渐火热起来。遇上光棍节这种节日,商家肯定喜欢做一做文章。于是,每年的光棍节,都有各种商家以光棍为噱头,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之类的。双十一购物就已经渐渐地兴起了。
双十一,曾经的光棍节,现在确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购物节,说到双十一,肯定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马云,可以说是马云一手打造了双十一,当然双十一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马云,1999年马云一手创立了阿里巴巴,2009年阿里创造了“双十一”,“双十一”也由光棍节正式变了购物节,正确的说应该叫网购节。

双11购物狂欢节起源于2009年11月11号的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刺激消费而举办的一个线上购物节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网络购物节日,各大电商平台都会参与其中,并且会推出各种优惠措施。 当然了,虽然有着优惠,但是否真的优惠,还是要查过才清楚。建议买之前可以在慢慢买查询商品的历史价格走势。
商家为了赚钱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由来是什么?

阿里巴巴为什么选择双11而不是双10作为促销日呢?

光棍节,让单身成为一种消费的理由,只是一个巧合性的折扣节日。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介于10月国庆与12月圣诞节日性购物之前的一个折扣日,而对于商家来说,此时可打折促销的产品涵盖了过季产品、年度销售不佳库存货品、及新品促销。
因为双十一刚好迎合了很多人的心态,更有策划热点。
阿里巴巴为什么选择双11而不是双10作为促销日呢?

阿里遭罚182亿的3个为什么

文 | 马克今天是中国反垄断史上第二个标志性时刻,第一个是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反垄断法正是要确保竞争,因此该法常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法。但中国反垄断法就像无牙之虎,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甚少发威,面对互联网行业时更是笼中之虎,听任违法者们在自己眼前愉快地玩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处以182亿元罚款终结了反垄断法的无牙时期,本案不仅对中国的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意义重大,对整个经济体的规范有序发展亦是标志性事件。但为什么是阿里,为什么是现在?准确的罚款数字是182.28亿元,小数点后被省略的2800万元,搁在以往也堪称巨额罚款。本案之前,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开出的三大罚单是:2015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处以罚款60.88 亿元,理由是该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收取专利许可费、并实施搭售等垄断行为。2014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对三菱电机等 12 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处以罚款 12.35 亿元,理由是这些公司达成横向垄断协议,排除、限制竞争。2016 年 11 月,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利乐公司处以罚款 6.68 亿元,理由是该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搭售等垄断行为。对本土公司的最高罚款,是2014年8月湖北省物价局对一汽大众公司处以罚款 2.48亿元,理由是该公司限定整车销售价格和维修服务价格。对阿里的罚款一举把纪录提高了3倍。但阿里并不是被罚得最狠的,之所以金额高,是因为它体量大,分母大,要论分子,上述美日欧企业都更高。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司法实践中,没收违法所得很难操作,一般是罚款。高通是按2013年度中国市场销售额的8%计罚,三菱电机等日企的计罚标准是上年销售额的8%、6%、4%不等,利乐是按2011年中国市场销售额的7%计罚。阿里的计罚标准是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的4%,其实比较温柔,奈何它销售额高达4557亿元。阿里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总收入5097亿元,净利润1493亿元。182亿元罚款,罚掉了差不多八分之一的净利润。但是相较欧美“同行”,182亿元(约27.79亿美元)就逊色很多。2017年-2019年,欧盟反垄断委员会向谷歌开出82.5亿欧元(约98亿美元)罚单,201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脸书开出50亿美元罚单。2020年12月24日,国家市场总局立案调查阿里集团涉嫌垄断,2021年4月6日,市场总局向阿里集团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历时103天。即便在国内,反垄断案做出处罚决定通常也耗时良久。高通案,2013年11月立案调查,2015年2月下达处罚书,历时15个月;三菱电机案,2011年底开始调查,2014年8月结案,历时2年零9个月;利乐案更是耗时4年,从2012年绵延至2016年。根据中国《行政处罚法》,当事人如对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场总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阿里在收到处罚告知书后立即认罚,放弃了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4月10日上午11时,在市场总局处罚决定公布两小时后,阿里官方微博发布公开信,称对处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称对政府的监管与服务,对 社会 各界的批评与支持,“心怀感恩,心存敬畏”。不止阿里,本文列举的反垄断案,当事方在接到处罚结果后均放弃了上诉,但态度诚恳度反思深刻度,以阿里为最。即使申辩上诉,也得先交罚款。《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欧美的反垄断案更是旷日持久,因为其处罚程序与中国不同。中国是行政机构可自主处罚,欧美是行政机构履行调查职能,结案后向法院起诉违法当事方,并向法院建议处罚方案,法院做出判决后,处罚方可执行。这期间会反复拉锯,并在不同法院之间上诉,很多案子最终以和解告终,被诉方缴纳和解金(变相罚金)结案。但也有天价罚金和世纪大判决,最著名的莫过于历经8年官司之后,美国司法部赢得对AT&T的反垄断诉讼,将其一分为八。通读市场总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印象是:阿里案之所以结得这么快,是因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容易认定。处罚书披露,2015年以来,阿里滥用垄断地位实施“二选一”行为,通过禁止平台内经营者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和参加其他竞争性平台促销活动等方式,限定平台内经营者只能与当事人进行交易,并以多种奖惩措施保障行为实施,违反了《反垄断法》第17条第1款第4项关于“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的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处罚书以3000余字的篇幅,列举了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并称:以上事实有当事人相关人员调查询问笔录、内部钉钉群聊天记录、电子邮件、与部分平台内经营者签订的合作协议、各业务部门发展规划、工作总结、“双11”“618”招商规则、会议简报等文件、当事人自查报告以及竞争性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相关人员调查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在互联网行业,违反反垄断法第17条通常不加掩饰不假思索,二选一就是典型。你只能在我的平台上卖东西,你只能参加我的促销活动,你只能用我的软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若有不从,你就别在我的地盘上混,你不在我的地盘上混,你还能混得下去?在阿里看来,二选一完全合理,是正常市场行为。阿里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2019年曾发微博称:平台为组织大促活动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和成本,只能向最有诚意最积极参与大促活动的品牌商家倾斜,这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二选一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平台型企业中层出不穷。最早的二选一之争是2010年的3Q大战,腾讯要求其用户卸载360软件,否则无法登录QQ。电商繁荣后,成为二选一的重地。京东诉阿里二选一,阿里反唇相讥你难道没用过这招吗?微信vs支付宝、美团vs饿了么、顺丰vs菜鸟,案例不胜枚举。既然二选一这么多年了,大家都躬逢盛典不亦乐乎,为什么现在喊停?我同意《反垄断法》起草专家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的看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平台企业已经由“孩童”进入到“青年”时期,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交易结构初步定型,所实施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自我优待”“扼杀式并购”等行为对竞争、创新和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可以明确清晰地予以识别,在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启动反垄断执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我们需要坚持创新、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三者并重,加强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促进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发展。十余年来,中国监管当局对互联网行业奉行“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方针,创新发展优先,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崛起功不可没。但企业天性逐利,没有外部约束,当年的屠龙少年自己就会变成恶龙。事实上,自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监管风向就在转变。2020年11月3日,蚂蚁金服IPO突然被叫停,标志着监管思路彻底转向。一周后,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12月11日,政治局会议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此间,国家市场总局对几年前阿里、腾讯、顺丰涉及的三宗并购案做出行政处罚,因其未依法申报。市场总局称:互联网行业不是反垄断的法外之地。《反垄断法》规制了四种垄断形式: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行政垄断。“二选一”属于第二种,但市场上的垄断行为远远不止“二选一”。今天这张182亿元的罚单是最后一只靴子落地,还是第一只靴子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阿里遭罚182亿的3个为什么

阿里巴巴公司是谁发起策划了天猫“双十一”活动?

应该是策划部的人,而且现在相对于搞这些营销天猫双十一活动,也是有许多人在用的了,而且很多都带着个里德助手的
大概是天猫策划部吧!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网络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
我觉得是策划部的人,然后他们需要去推广人脉,我觉得一般都会使用里德助手
应该也是策划部的人了,这一波活动之后又是一大波的流量,到时可以再试试里德助手来辅助推广,也能带来一定的流量。
阿里巴巴公司是谁发起策划了天猫“双十一”活动?
[ 标签:]

  • 全部评论(0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