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会超越同样高度发展的华为吗?
目前来看,华为是比阿里强太多了。可以说,未来几年内,阿里巴巴是无法超过华为,甚至和华为站在同样高度的。甚至,有一些方面,可能是阿里一辈子都无法超越华为的。 我们从几点来深入分析一下:第一、华为是100%的纯中国企业,没有上市,没有一丝国外的资金占股。而如今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三大巨头,基本都是有外资投资的,而且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华为当之无愧,无人能及。第二、华为在2018年营收达到72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相当于腾讯的2倍,腾讯在2018年营收达到3127亿人民币,虽然营收不足华为的一半!约为阿里巴巴的3倍,2018年阿里营收达到25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1%!第三、华为的强大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营收上华为比阿里和腾讯都强,但是从净利润上有差别。华为的净利润仅有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1%。腾讯的利润非常高,达到787亿人民币,比华为还要高。而阿里的净利润达到640.93亿人民币,同样比华为利润更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1、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015亿人民币,投入占比达到14.1%,排在欧盟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行第五名,而且华为在最近10年,研发投入高到4800亿人民币。虽然营收很高,但是华为更注重研发。而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仅有287亿人民币,只有华为的1/4多一点。2、华为在2018年这段时间,受到了美国的打压,这是一个“小小的”企业,对抗世界第一霸主的较量。但是,结果却是,华为的业绩依然坚挺,并且毫不示弱。3、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任正非的股份占比不到1.4%,其他98.6%的股份都是员工持有,都是骨干持有,都是研发团队的人才持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华为把大部分的利润和分红给了员工。这是阿里无法做到的。总结所以,综合来看,华为的潜能真的太大了,甚至从做企业的角度,做中国100%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来看,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利润上阿里比华为多了点,但是从目前整个市值、自身的实力、对于 社会 的贡献,以及世界的影响力来看,华为当之无愧的是目前独角兽企业霸主之一,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华为是一个明星企业 ,也是中国民企排名第一位的企业,其 科技 实力更是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表率的一家企业,而阿里巴巴做为电商的领头羊,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发展速度比华为还要更快,那么阿里巴巴未来是否会超越华为了?1、华为的营收情况2018年华为的营收是7212亿元 ,同比增长19.5%,在这种体量之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实在是难能可贵。华为的营收也并非都是增长如此迅猛,在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间,就出现过“低迷期”,营收增速才10%左右,但是从2014年 开始华为的营收增速就上了一个台阶,每年保持20%,甚至30%的增长,在这一增长速度下,华为的营收也很快从哪2000多亿站上了3000亿、4000亿、5000亿、6000亿、7000亿的门槛,甚至在2019年都有可能突破8000亿的门槛。华为的营收大幅增长,一方面有赖于4G网络的铺设 ,带来的巨额投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华为在移动终端取得的巨大成功,从手机市场的一个小玩家,变成行业老大。2013年的时候,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是570亿人民币 ,占总营收的比例是24%。但是到了5年之后的2018年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 长到了348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了48%。华为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同比上年增长了45%,相比2013年的570亿的营收,更是增长了510%;而在同期,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从1601亿元增长到了2940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84%,而且在2018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运营商业务贡献的营收萎缩了1.3%。另一个就是中国对华为营收的贡献更加突出 ,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占比为35%。而到了2018年,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达到了51.6% ,贡献的营收比例相比2013年的35%大幅上升。华为未来还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速吗?上半年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外界都担心华为的业务增长,但是2019年上半年业绩出来后,实现了4013亿人民币的营收,增长23.2%,似乎是越战越勇的态势,任正非后来在采访中也讲到,华为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上半年业绩仍然保持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国内客户的大力支持,以及销售的惯性作用导致。所以未来华为是否能够保持15%、或者20%的增速是非常存疑的。爱2019年上半年华为保持业绩的增长是有赖于消费者业务的增长 ,消费者业务贡献营收的比例,从2018年的48%增长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55%,半年之间又提高了7个百分点。2、阿里巴巴的营收情况2019年的年报显示阿里巴巴的营收为3768亿元(2019年年报的时间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 所以大体上可以把阿里的2019年的年报看作是自然年2018年的营收。下面我为了方便做比较,就用自然年度来代替,我说的2018年的营收,其实指的是阿里2019年年报的营收(也就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间的营收),其他年度的营收也是以此类推。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3768亿元人民币 ,同比 增长50.5% ,而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 42% 。如果按照这个增速,2019年阿里的营收将会达到5000亿。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过往的营收情况, 2011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营收只有200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增长到3768亿元,增长了18倍。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速不可谓不快 ,复合增速达到了52%,而华为同期的复合增速是20%。3、阿里巴巴有没有可能追上华为的营收?有可能的,过去7年的时间,阿里巴巴的复合增速是52% ,而华为的复合增速是20%,增速的不同造就了两者成长速度的差异,7年时间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了18倍,而华为的营收增长了2.5倍。2017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2503亿元 ,比华为2013年2390亿元高出了113亿元,但是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是相当于华为2015年的营收规模了,两者的营收分别是3768亿元和3950亿元。如果2019年阿里巴巴保持首季度的增速42% ,那么2019年的营收将达到5035亿元,相当于华为2016年5216亿元的规模。如果我们假设未来几年阿里巴巴保持40%的增速 ,而华为保持20%的增速,那么几年后阿里能够追上华为呢?答案是4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时间好像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但是商业就是如此, 你能想到阿里巴巴在2011年的时候营收只有200亿元吗?而当时华为的营收已经是2039亿元了,阿里巴巴只有华为的10%。而到了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华为的52%,商业上的事情就是如此, 速度决定了规模,天下商业唯快不破 。华为要追赶三星、苹果等巨无霸企业,依靠的也是速度,苹果已经是负增长了,这是 华为赶超的机会,当 前华为的营收只有苹果的40% 。总结:其实未来华为的增速要保持20%是非常困难的 ,保持10%-15%已经是不错了,尽管手机业务在迅速增长,但是行业已经是负增长了,只能在萎缩的存量中进行竞争,这会非常激烈,目前还存货的手机品牌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败的。华为要抢占他们的份额也不容易,尤其是当前手机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的突破带来换机潮,至于所谓的5G,每家手机品牌都是平等机会,都可以同时推出5G手机,并非是某一家手机独享的技术。当然了,未来几年阿里巴巴要保持40%的增速也很困难 ,因为互联网的红利正在衰退,阿里巴巴保持30%的增速已经是成功。无论以哪种方法计算,未来四五年内 ,阿里巴巴的营收赶上华为的营收是非常有可能的。当然了,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都是非常优秀的企 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 价值,本文的比较只是单纯的从营收规模做比较,并非是比价两家企业的优劣,这两个企业都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企业,两位创始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企业家。不会超过华为不排除有这个可能,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9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同比增长50.58%。不久前阿里巴巴公布的2020财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营收为1149.2亿元,同比增长42%,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我们再来看看华为,华为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为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其实如果两者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增长,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不可能超过华为的,但大家都知道,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受到不公平打压,这对华为的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上半年华为之所以能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华为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上半年的业绩影响比较小。华为总裁任正非早前就曾表示,华为重新恢复振兴需要三至五年。以阿里目前的增长势头,不出三年它的营收就可以翻一翻,当然,阿里巴巴未来几年能否保持超高速增长也是未知的,存在很大变数。总之,不管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能否超过华为,阿里和华为都是我国优秀的 科技 公司,谁的营收高也无所谓。阿里巴巴的营收肯定在四年内超过华为!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速卖通,菜鸟,阿里云,蚂蚁 科技 ,饿了么,盒马鲜生,钉钉,菜赞达,哈啰出行,淘宝直播,淘宝特价版等都在快速发展壮大!是中国唯一可以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一企业的领军者!尽管从感情倾向上讲,相信大多数国人都希望自主创新的华为一直领先,但以目前阿里集团的疯狂膨胀态势,营收超越只是迟早的事,我个人认为五年左右阿里营收会超过华为。从商业模式,阿里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无边际效应,轻资产,病毒式扩展几何数增长,而华为还是传统的技术研发类公司,增长发展方式比较稳定。因此单纯从商业模式讲阿里绝对占优。近日,由美国全球投资数据库CBinsights发起的全球商业联赛,阿里巴巴一路过关斩将,接连击败美国的诺华制药、迪士尼、特斯拉、SpaceX、苹果、亚马逊,登顶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投资者心目中最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说明,在国际上不光华尔街等投行包括全球投资者都认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而且产品和布局上,阿里丰富多元更突出。阿里旗下都是重杀器:蚂蚁金服(估值6000亿)、菜鸟物流、阿里云(增长迅猛,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电商平台:淘宝、天猫、1688国内站、alibaba.com国际站、Aliexpress 全球速卖通。从国际化来说,目前阿里走在前面。阿里的支付宝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也是影响世界范围。华为则主业突出,作为专注通迅的国际化技术企业,华为在5G时代在世界领先,然而由于涉及到基础通讯网络的国家战略,在某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受到排斥和抵制,影响了它的快速拓展和营收的大幅提高。再看营收:2018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而2018年的华为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但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增长,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因此,按此增长速度,阿里营收不用太久就能追上华为。但营收只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谁更伟大,对 社会 的贡献更大。个人认为华为是更伟大更值得尊敬的企业。对中国来说,华为很重要,在世界范围,阿里可以算是伟大的公司。不接受反驳要看一个企业的 科技 含量,看他实际的贡献,以及有多少核心技术。如果光看营收,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烟草公司早就世界领先了,可是有什么用啊?最近茅台都开始评院子了,可是解决不了中国卡脖子的问题啊,王者荣耀每年赚钱几百亿,能代表国家 科技 水平高吗?荷兰ASML公司生产光刻机,每年就卖几十台,营收也只有几十个亿美金,可是这是卡脖子的技术和产品,世界上只此一家生产,这才是最牛逼的。华为为什么厉害?是因为华为的 科技 含量很高,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更关键的是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是世界通讯领域在主要玩家里这才是华为厉害的地方。不管阿里巴巴还是腾讯未来产生多少营收,或者他们的营收比华为高多少,都无法取代华为在中国以及世界上的位置,所以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多思考多学习,多增加知识储备!任正非,马云两个牛人创造了俩家牛逼的公司华为和阿里。算是中国的骄傲,一家偏向底层技术研发,掌握最先进的5g通信标准技术,连起未来世界万物互联的锁匙,前景不可限量,他是属于自己可以创造增量的,所以规模只会越来越大,能够达到多大规模不好预测。阿里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风生水起,中国数一,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也开始发力就现在效果比较不显。阿里一般资本投资控股比较多,方方面面,阿里云成长快速市占第一。阿里面广,布局很深,如果这些项目就现在合并起来规模是不输华为的。营收跟华为相比差距不大。阿里总体偏向营销,投资收购,技术刚刚开始重视。可以说是存量跟别人竞争。最后总结华为的前景更好。阿里的成长压力越来越大。营收要超越,只要合并报表就行了,合并大润发、联华、银泰商业、三江购物等等,把这些报表一加,超过华为不成问题。2018年世界五百强第一是沃尔玛,我们的国家电网都只能排第二,沃尔玛营收5003亿美元。沃尔玛是零售,而阿里巴巴早已入股了众多的零售集团,只是股份比例不高,所以还不能合并报表。如果阿里巴巴愿意合并报表的话,超越华为都是分分钟的事。 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而华为是硬件公司,所以两者比营收是不公平的。而且就像我上面说的,营收上去很容易,利润要上去才是难点。

如何评价2021年阿里巴巴公布财年年报,马云抛光所有股票?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成功的人士,他们自己在一生当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而对于许多成功的人士他们也会到各地去做一些演讲,当然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与他们自己本人努力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而且他们在前期非常的努力以及他们拥有胆识与才能,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是比较好的,虽然说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胆识,但是多倾听别人的故事,也能够让我们从中收获到非常多的东西。对于马云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他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个人的选择问题。对于阿里巴巴今年其实还是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因为女性受到侵犯这一件事情他们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虽然说现在马云已经没有在管阿里巴巴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马云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因为他推的一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多便利的东西。而对于阿里巴巴,现在因为换人了之后,虽然我们仍然都在使用,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阿里巴巴是马云的,但不管怎么样,现在马云从这一个公司当中退出,并且把自己所有的股票都抛售完了,那么现在他会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当中去。对于他抛售所有股票这一件事情,其实也是他个人选择的问题,毕竟像他这么有头脑的人肯定也不会无原因做出这样的事。2.他可能看中了其他的市场。为什么有一些人能够成功,有一些人始终是在原地踏步,其实最主要还是他们的个人眼光的问题,因为有一些人他们的眼光非常的独特,他们能够从这一个市场当中看出别样的东西,对于马云来讲他本来就是以一个成功的人士,那么他在这一个市场当中呆了那么久,对于这一个市场肯定也是在了如指掌。他能够看到一些新的商机,肯定愿意去投资一些更加新的东西,因为他觉得在这里面可以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所以说他可能会把之前的一些股票全部抛售完了之后去投资新的东西,因为他相信这些新的东西出来了之后,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判断,因为我觉得一个如此成功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计划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我觉得这个决定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阿里巴巴的业绩相对来说出现了下跌的趋势,所以抛售商业的股票是非常正确的。
马云真的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男人,而且他也是商业界的奇才。谁能想到一个曾经的英语老师,居然能变成一个世界富翁,这可能是马云的一个新的策略,也是为了阿里巴巴,可以很好的发展下去。
其实阿里巴巴现在发展的一直都非常的不错,而且经济也是挺好的,所以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手上自然是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的。尽管现在他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依旧是很多媒体追逐的重点。这一次马云被曝出已抛出阿里巴巴全部的股票,此举不得不让人猜测马云是否已经被阿里除名。从阿里巴巴2021年7月27日披露的年度财报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调整,除了软银持股24.8%之外,蔡崇信持股1.4%,其他董事和高管持股共0.9%,而奇怪的是,这一次在股东名单中并没有看到马云的名字。

2021年阿里巴巴公布财年年报,马云抛光所有股票,你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2021年8月4日,有网友在网络上爆出了一张图,上面显示马云已经成功抛光阿里巴巴的股票,仅留下0.02%的持股。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网友广泛的热议。马云抛光阿里的股票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为何呢?一、马云被传抛光阿里巴巴股票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手上自然是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的。尽管现在他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依旧是很多媒体追逐的重点。这一次马云被曝出已抛出阿里巴巴全部的股票,此举不得不让人猜测马云是否已经被阿里除名。从阿里巴巴2021年7月27日披露的年度财报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调整,除了软银持股24.8%之外,蔡崇信持股1.4%,其他董事和高管持股共0.9%,而奇怪的是,这一次在股东名单中并没有看到马云的名字。二、阿里巴巴年报中股权结构出现变动阿里巴巴在美股和港股同时上市,按照美股对外信息披露规则,出任董事长和高管职位的持股份额在1%之上需要披露具体的数量,若不到1%则不需要对外具体显示持股数量。阿里巴巴其他股东持股超过5%则需要对外披露具体的持股数量,若低于5%走不用公开。2020年6月,马云持股阿里巴巴股权4.8%,当时的他还是阿里的董事,所以他的持股数量是对外公布的。2020年9月1日,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而他的持股比例也低于5%,自然是不会出现在阿里的股东名单中。对外不需要披露个人所持有股份数量。尽管这样做,也不代表马云就完全抛光了阿里的股票。毕竟现在他手中所持的股权数量是可以不用对外披露的,可以确定的是婉云依然是阿里的合伙人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成员。在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马云依旧有着高表决权的权力,并没有像外界所说的被阿里所除名,所以说马云完全抛光阿里的股票这一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意味着股市动荡不安,而且也意味着经济会发生变化。
我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就是,马云可能要彻底脱离阿里巴巴的管理,所以才会抛售自己的所有股票。
我觉得马云这种做法非常好,因为马云有着一个长远的眼光,他可以看到市场的未来。

阿里巴巴2021财年全年财报,这份数据中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在这一份数据当中,第1个信号就是亏损。阿里巴巴在2021年的这个财报当中出现了这个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180多亿元,导致了出现了亏损。如果没有这个罚款,那么它的盈利已经达到了200多亿元,相对而言,增长率接近了20%。反垄断调查的罚款肯定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教训,这个罚款让他们付出了比较惨重的代价,我也希望相应的企业不要再玩垄断,垄断对这个市场的危害确实非常的大,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会导致这个市场难以进行良性发展,必须严查严办。第二,从这个全年财报当中,其实阿里巴巴的业绩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增速。在整个年报当中,除了这一个反垄断调查遭遇到的罚款以外,并没有更大的影响,对于阿里巴巴的经营状况以及经营的增速来看是非常的可圈可点的。在核心领域增长了40%多,云计算服务领域也增长了50%,对于相应的娱乐以及创新,包括其他的投资领域都保持了增长。阿里巴巴其实他们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阿里生态圈比较活跃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数10亿以上,特别是在电商领域,淘宝天猫等等他们的零售业务增长的消费人数非常的乐观。特别是这个天猫和淘宝他们对于这个佣金以及相应的广告收入,就比往年增长了40%多,收入就达到了100多亿元,这个财报还是相当的漂亮的,既然大家对阿里巴巴的后市发展也是一片看好。有增长自然就会有下跌,在这个娱乐行业,阿里巴巴是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该公司做的领域非常多,特别是在这个娱乐,娱乐这一块他收购了优酷也投资了一些相应的新剧新作品,但得到的收益并不是特别良好,出现了这个亏损的情形。在主流领域得到了更好的突破,但在这个收购领域,娱乐领域,阿里娱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一个营业增长点,这一点确实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良。对于该集团来说,他们只要把重心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做好了,那么自然不会导致出现多大的亏损,对于零售行业他们也做了相应的补贴,我们也拿到了不少的优惠,我也希望这样的优惠能够有更多。
经历了各种起落后,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把外界的关注再次拉回到了公司业绩。5月13日,阿里巴巴发布2021财年第四财季(即2021年Q1)及全年财报。相比以往,本次阿里巴巴财报最受关注的是:集团将此前的182亿罚款记入第四财季的费用当中,这直接导致了阿里巴巴上市以来首次季度亏损。根据财报,阿里巴巴第四财季经营亏损为76.63亿元(若无说明,单位均为人民币),但如果剔除一次性影响,阿里巴巴的经营利润为105.65亿元,同比增长48%。很明显,阿里巴巴仍然行驶在增长的轨道上。当前, 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大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即使只聚焦于公司本身,阿里巴巴的这份财报依然特殊,各项业务瑕瑜互见,充分展现出了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的超级巨头的复杂性。
释放出了今年阿里巴巴是亏损状态的,虽然之前的垄断行为让他们交了很多的罚款,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影响,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归正常。
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大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即使只聚焦于公司本身,阿里巴巴的这份财报依然特殊,各项业务瑕瑜互见,充分展现出了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的超级巨头的复杂性。
释放出来的一些信号,其实就是说阿里巴巴今年的这个财政方面好像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再有就是存在着一些漏洞,将会带来很多的一些想不到的东西。

阿里巴巴被列入“预摘牌”名单,“预摘牌”是什么意思?
预摘牌是当地证券交易市场的一项制度,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后,相关公司可在15天限期内向SEC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条件,如果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该公司在当地的股票就会面临摘牌的风险,也就意味着该公司不能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而且还会被强制退市,这是当地对市场执行的相关举措,只能代表该公司无法在该国上市,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面对公司被列为预摘牌名单一事,阿里巴巴公司也表示会继续留意市场动态,他们会努力实现同时在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的两地上市的计划。阿里巴巴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一事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此前就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内部股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目的就是为了在两地实现上市的计划,这些年阿里巴巴一直都在努力着手准备,就在大家都以为阿里巴巴这次实现两地上市唾手可得的时候,对方居然列出了这样的名单,实在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大家也很好奇阿里巴巴被列为预招牌名单到底意味着什么,预摘牌到底又是什么意思?这是当地的一种专业术语,也是该国证券交易市场的一项制度,对于在当地提出上市的公司,他们会自己的一些审查阶段,被列为预摘牌名单后,相关公司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不具备被摘牌的理由和条件,如果无法证明就会影响公司在当地上市,最后会被强制退市。阿里巴巴正在该国申请上市,这个时候却出现在预招牌名单,这着实让人觉得有些目的不纯,而且已经有很多我国企业在当地被列为预摘牌名单的行列,面对这一结果阿里巴巴公司并没有畏惧,而是继续保持原上市计划。
“预摘牌”就是表明这家公司如果不能在15天限期内向SEC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条件,就会被转入确定名单,而被列入确定名单的公司如果三年内不能满足PCAOB 对审计师的检查要求,理论上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年初),就不能再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交易并强制退市。
主要意思是不再依法具有上市的资格条件,在未来两年内可能退市,而是否退市还取决于审计监管的结果如何,就是可能会退市。
玉斋牌是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准备阶段,可能会踏进这一步,变得更高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