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营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让你的书在媒体上获得更多曝光?   文/鱼摆摆   08-17 17:42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图书营销工作该怎么做?怎样做一个专业的图书营销编辑?怎样与媒体沟通协作,达到传播最大化的目的?商务君在与不少媒体同行深入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4条建议,请图书营销编辑注意查收!

8月的书展季正在进行中,商务君朋友圈里的营销编辑们今天在上海,明天在广州,后天来北京,马不停蹄地做活动。相信每位营销编辑都希望媒体对自家的图书和活动给予重点报道,那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打动他。媒体也好,渠道也罢,每天都能收到非常多的信息,如何让你的内容脱颖而出,打动媒体和渠道,非常考验营销编辑的文案水平。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怎样强化沟通效果、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呢?

商务君今天总结了给图书营销工作的4条建议。

发邮件其实特别有门道

发邮件是图书营销编辑的常见动作,一位图书营销编辑可能同时对接多家媒体,为提高工作效率,群发邮件在所难免。但是,邮件名什么都不写、邮件里什么都不写、附件文件不改名……这肯定是不行的!!!

有一位媒体同仁曾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处是一个刚刚加过微信的ID,但邮件名是“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如果没有发件人处的名字,我绝对会当成垃圾邮件直接删除。”

打开邮件之后,邮件里空无一字,连这位图书营销编辑的联系方式也无,可能他觉得反正已经加过微信,不需要再写什么了吧。附件中是一个名为“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的文件,这位媒体同仁顿时抓狂。因为连续数个操作之后,仍没有得到任何有用信息,“恰好有别的事情,我转头就把这封邮件忘记了。几天之后,这位图书营销编辑问我稿子发了没?我一脸懵逼。”

商务君也碰到过邮件写得不明不白的,群发邮件抬头写了个“高老师你好”,合着这10家媒体的老师都姓高?“欢迎再与我联系”却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附件里一堆照片,全是文件本名,这么多领导,商务君不是都认识啊!

那么,怎么正确地发邮件呢?果麦的营销编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在邀请媒体采访的邮件里,将对方可以采访的选题提供了3个以上的角度供其挑选,而大多数人在联系媒体的时候丢一个新书资料表格,打开是各种密密麻麻的无关信息。你不珍惜别人的注意力,别人又怎么可能从茫茫的字符里找到最跟你契合的结合点呢?”

此处实名表扬读客营销编辑。读客营销编辑给媒体的邮件都会针对读客的重点品结合时下的社会和新闻热点,撰写成一篇新闻稿。而且,新闻稿在附件中有一份,邮件里还复制了文字,十分周到妥帖。

请搞清楚媒体的名字和定位

说到这一点,商务君深有感触。可能也是几家行业媒体的名字太过于类似了。

曾发生过这样一次乌龙事件,商务君某天莫名收到一个采访提纲回复,但这个采访提纲根本不是商务君发出去的。再一沟通,原来是回复给另一家媒体的。

商务君没有作家专访板块,书评板块相比于其他媒体也比较少。这一点只要看过几期《出版商务周报》就清楚了。但还是有不少图书营销编辑执着地希望刊发他们准备的作家专访,商务君非常负责任地说一句,这样真的达不到宣传目的的!如果不论传播效果,就是想发,好给领导一个交代,也要根据不同媒体定位有针对性地宣传。

还有一些图书营销编辑,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商务君,非常直接且自说自话地表示,有一篇评职称的稿子或是一个新书发布会,希望做重点报道。商务君再进一步询问稿件的内容和质量,或发布会的流程时,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还没定下来。

对于一个图书营销编辑新人,商务君建议在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先搞清楚可能产生合作的各个媒体的定位,然后将其进行梳理分类,再有针对性地将新书资料包以清晰明了的邮件形式发送给媒体。事半功倍。

一份都市报刊或者以阅读、书摘为主的媒体,作家专访和书评是其最主要的内容构成;而像商务君这样的行业媒体,做法、经验、热点、痛点才是我们关注的。无论对接哪些媒体,总要先分析其定位,将最合适的内容匹配给最合适的发布渠道,才能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此处实名表扬人民教育出版社营销编辑周丹,周丹曾在行业媒体任职,深知媒体的工作流程,也十分清楚怎样的沟通方式能够实现效果最大化。

文案能力是营销编辑的基本功

最近听到一个观点,商务君深以为然——当今社会,无论你身处什么行业,演讲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营销编辑来说,文案能力更是基本功,毕竟,一稿发遍所有媒体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按照各平台的受众特点和需求,准备核心相同、角度不同的文案,应该成为业内优秀营销编辑的日常技能。能够做到这一点,往往图书的宣传和营销效果也不会差。而对于商务君而言,发布一篇经验性、实操性与可读性俱佳的编辑手记,远比一篇书摘、书评更能够引发关注。

曾有媒体同仁直言不讳地跟商务君说,目前图书营销编辑的文案功底太差了,与互联网公司的简直没法儿比。他做过一个儿童节推荐书单的策划,希望出版机构在一句话推荐语上打磨一番,真正能够打动读者。没想到,好几位营销编辑直接将新书征订单甩给他。顿时,他的一腔热情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自己社里的书,推广起来都这样不用心,还能指望什么呢?”

有一次,商务君大范围征集一个新媒体策划素材,明确注明了反馈信息的内容和格式,但仍有营销编辑丢过来一个资料包,要商务君截取需要的内容;还有营销编辑完全不care商务君说了些什么,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文字编辑工作,营销编辑的文案能力实在有待提升。

商务君前不久在做一篇译林出版社的稿子,在前期沟通好报道意向后,该社营销编辑徐琼玉立马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报道方案,她可以协调哪些编辑老师或社领导接受采访,都写得清清楚楚。这还是头一次碰到自己写报道方案的营销编辑,商务君深深体会到了“危机感”。

要及时与媒体互通有无

图书营销编辑是出版机构与媒体的连接者,所谓连接,就是要互通有无。一方面要告诉媒体,最近有什么重点品、有哪些活动、后续可能还有什么计划,另一方面也要告诉出版机构,媒体在做些什么、在关注什么。有时候,营销编辑可能对社里发生的事情和举办的活动已经习惯了,见怪不怪,认为没有什么与媒体沟通的必要;恰恰相反,在司空见惯中发现新闻点是媒体人的基本素质,很多产生较大影响的报道正是在不经意间被发掘的。有时候,营销编辑觉得媒体老师比较忙,还是不要多打扰了,No No No,这不是打扰,这些“闲聊”在日后的工作中都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这就是沟通和交流的必要性。

在商务君对接的营销编辑中,日常沟通比较频繁的有很多,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李升炜、中国和平出版社常炯辉等。李升炜是一位非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营销编辑,常跟商务君交流他的想法,也会问问商务君了解到了哪些创新做法,好几个选题就是这样“聊出来”的。

还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迪斐,一年中要从桂林来北京好多次,参加行业培训和论坛会议,走访出版社和在京媒体,交流、取经,开拓思路。

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宋强,江湖人称“强哥”,强哥组建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群成员包括媒体和其他出版社的营销和编辑。这个群相当活跃,强哥和人文社的其他营销编辑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的新书信息、活动信息等,黏性很强。

广东人民出版社也有一个媒体联谊群,群里的保留项目的每天上午10点,发两张海报,向群内的媒体介绍两本重点书,在针对每个媒体的具体需求,单独发送书讯、书评、书摘、作家专访等。

以上都是一些比较有效果的方式。

去年春节前后,商务君曾推送过一篇《营销编辑,请找到打开媒体的正确姿势!》,文章结尾处的愿望很值得再说一次:愿令人尴尬的营销编辑,请找到打开媒体的正确姿势!沟通和对接少一些,令人乍舌的图书推荐少一些,营销编辑对商务君的了解多一点!愿所有的媒体都能被以诚相待,愿所有的好书,都能得到曝光和欣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baibai3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标签:图书营销 ]

相关文章